乌东平原的炮火声从未停歇,但最近的战局多了一丝耐人寻味的转折。俄军装甲部队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撕开乌军防线,这座曾被视作顿巴斯“盾牌”的交通枢纽落入俄方手中。战场上尘土飞扬,坦克履带碾过焦土,而战场外的博弈同样惊心动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开呼吁成员国解除对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本土的限制,俄外交部则冷冰冰回应“这将触发集体安保条款”。火药味从乌克兰平原弥漫到布鲁塞尔会议室,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似乎又近了一步。
战场胜负手不止在子弹射程内
波克罗夫斯克的失守绝非偶然。乌军士兵在战壕里用手机录下视频:“弹药只够支撑两天,指挥部让我们用肉身挡炮弹。”这类片段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背后是乌军后勤体系的千疮百孔。反观俄军,凭借苏-34战斗机和“旋风-S”远程火箭炮的密集火力,硬生生把乌军阵地炸成月球表面。更致命的是,俄军采取“蚕食战术”,每天推进几百米,看似缓慢却让乌军防区像朽木般从内部碎裂。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