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中国摘下世界第一的头衔,更怕中国直接上大规模产能!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称我们为工业克苏鲁了。中国空军最新露面的武器,在长春航展上亮相的这门迫击炮,让人目瞪口呆。这是一门60毫米口径的钛合金迫击炮,它到底有多离谱?为什么又一次让高端装备看起来像白菜价?今天就来聊聊横空出世的PBP201型钛合金迫击炮。

这门迫击炮的豪横,首先体现在它采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在军事领域一直被视作贵族材料,过去一般只用于战斗机、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美国当年正是凭借钛合金技术优势,打造出了能突破超音速热障的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

为了对抗这款侦察机,前苏联即便没有掌握钛合金技术,也只能硬着头皮用不锈钢堆出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机,以抵御超音速热障,但最终成为笑谈。而如今,中国军工竟然把钛合金用在了一门看似普通的迫击炮上,这种做法实在过于豪横。钛合金之所以被称为土豪金,是因为它的密度仅为钢的60%,却能达到高强度钢的强度,同时具有极强的抗腐蚀性和抗疲劳能力。

没有足够的技术和工业产能,是不可能实现钛合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目前全球只有中、美、日、俄四国掌握完整的钛工业生产技术,而中国凭借庞大的民用产能——比如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的需求——成功降低了成本。现在国内钛合金市场趋于饱和,将军工需求和民用产能结合,才让这门迫击炮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但拿它来做迫击炮这种最基础的火力支援武器,依旧显得豪横无比。

性能上也同样惊人。PBP201钛合金迫击炮的炮身、炮架和座钣全部使用钛合金,提把则采用复合材料,使整门炮战斗重量仅为8.5公斤,比传统钢制迫击炮轻了一半以上。士兵们再也不用在携带更多弹药和肩负重炮之间做艰难选择。此前国产的PP93迫击炮重达22.4公斤,美军最新的M224A1迫击炮也有16公斤,单兵便携几乎不可能。

现在,这门炮甚至连女兵都能轻松拎着移动。然而这种轻量化并非仅仅为了减重。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和伸缩率优于钢材,使炮管寿命更长,密闭性更好,特别适合搭配智能弹药使用。而且,轻便并没有牺牲性能,它的最大射程依旧超过5公里,并且配备了先进的双用瞄准火控系统。

左侧是全息衍射光学瞄准镜,可实时计算射击参数;右侧是火控计算机,支持激光测距、导航定位,并进行弹道解算。这意味着炮手从瞄准到首次开火只需几十秒,响应速度远超传统迫击炮。解放军单兵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几乎被彻底解决。

更厉害的是,它的精准打击能力。PBP201迫击炮能够发射60毫米卫星制导炮弹,这是目前全球口径最小的制导弹药,圆概率误差仅1到2米。

此外,它还支持PGK修正引信套件,利用北斗导航将普通炮弹准精确化,让低成本弹药具备近乎精确制导的效果。这种白菜价高精度背后,体现了我军军工技术的高度信息化。在实战中,炮组可以通过数字电台接入无人机或反炮兵雷达的数据,实现发现即摧毁。例如无人机发现敌方狙击手窗口后,将坐标实时传输给火控系统,几秒钟后制导炮弹即可精准打击。 这让传统用于面积压制的迫击炮,摇身一变,成为精准点穴的智能武器。如果当初《亮剑》里的李云龙拥有这门炮,恐怕一个团就能轻松攻下太原。对于现代我军来说,尤其是空降兵部队,深入敌后作战时,如果班排小队配备两门随手就能携带的智能火力,无论是山地作战中敌方隐蔽工事,还是巷战中躲在建筑物内的敌军,都能被快速精准清除。 这让美军也不得不心动。虽然M224迫击炮功能类似,但PBP201在性能上已全面超越。未来,这种创新很可能会扩展到更多领域,进一步提升我军作战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