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徐湘东
11月25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举行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会上,攀枝花市委常委、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邓斌发布《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坚定不移推进科技优市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市关于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十条措施》。聚焦创新全周期、产业全链条,攀枝花将以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次性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

攀枝花市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现场
攀枝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科技优市”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科技优市”,聚力打造高水平攀西科创中心。“这两份文件,一份锚定长远顶层设计,一份真金白银落地支撑,共同回答攀枝花“科技优市”的时代命题。”会议现场,邓斌以“为何要融、怎么去融、如何保障”为题,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攀枝花因三线而生、工业而兴,依托科技创新铸牢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根基,奠定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基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承载重大使命的攀枝花,正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不够等突出短板,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既是‘生存题’,更是‘必答题’”。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 石磊摄
邓斌介绍说,攀枝花将以科技创新重塑发展格局,将钒钛等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胜势、经济发展强势,走出一条具有攀枝花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实施意见》明确,将着重抓好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服务增效、特色园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五方面工作,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产业胜势竞争力、成果转化驱动力、产业创新承载力、创新要素集聚力五大能力。
强化天府金江实验室建设、高校院所创新动能汇聚、创新企业培育壮大、创新平台质效提升,每年培育10个企业主体的研发机构;聚焦建圈强链部署实施五大科技专项,每年实施10项“从1到10”的攻关项目;建好供需对接、中试研发和应用场景体系,每年实施10项“从10到100”的转化项目;推动园区创新能级提升、制造业智改数转、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深化体制改革、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发展科技金融、科技开放合作、营造创新生态。

现场颁发攀枝花市2024年度人才成果激励奖
《十条措施》则重点突出“五个支持”导向,将真金白银投向创新全周期、产业全链条,让政策红利精准惠及创新主体。支持创新平台,重点支持新获批和年度评价优秀的创新平台,一次性奖励最高1000万元,年度项目经费最高200万元。支持科技攻关,对国省级项目、创新联合体“9圈21链”攻关项目和国省科技奖配套,最高200万元。支持企业主体,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奖励,最高50万元;企业研发投入奖励最高200万元。
支持成果转化,对科研人员带科技成果在攀创办领办企业一次性奖励最高100万元;对国省中试平台和中试项目、省级及以上应用场景配套最高500万元。支持科技服务,对国省级科技服务业企业和为本市企业服务的机构,年度奖励最高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