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消息,7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美方要求韩方限制中国,称经贸谈判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此事将美国对韩施压的多重手段推向台前。近期,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后,中韩关系呈现改善势头,韩媒曾透露中方有意邀请其访华并出席9月3日大阅兵。这本是两国深化合作的好时机,美国却接连出手搅局。特朗普政府先是在军费分担问题上发难。
韩国2025年军事预算确定为460亿美元,在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这已是不小的投入。但特朗普却提出让韩国支付100亿美元驻韩费用,这笔钱差不多是韩国自身军费的四分之一。要知道,韩方此前与拜登政府签署的协议中,每年驻韩美军费用仅为14亿美元,若按美方新要求,费用将直接涨到原来的8倍。特朗普的逻辑很直接,“美国保护了韩国,就得交保护费”,这种把盟友关系当成交易的思维,让韩方很难接受。
特朗普(资料图)
紧接着,美国在贸易领域对韩施压。美方已经宣布,8月1日起对日本产品加征25%关税,这一动作已经让盟友们感到不安。而在和韩国的贸易谈判中,美方更进一步,要求韩方采取限制中国的措施。具体要限制哪些领域虽然没说,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针对中国的老办法。
韩国夹在中美之间,处境确实尴尬。看经济联系,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不低。它的优势产业里,造船业早就被中国超过了,半导体因为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令,对华出口大幅下滑,相关企业损失不小。反倒是韩国自己,连大白菜、尿素这些日常用品都要从中国进口,中方要是暂停出口,韩方马上就会手忙脚乱。美国这么一施压,韩国真是左右为难。韩方已经专门开了会应对美国关税,产业部也表态要减少对美贸易逆差,明显有妥协的意思。
李在明(资料图)
可要是跟着美国限制中国,肯定会损害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满足美方要求,又可能面临更严厉的贸易制裁和军费方面的刁难。面对这种局面,韩国其实有更明智的选择。守住经贸合作的独立性,不被美国带着参与针对中国的行动,才能保住自身经济安全。重新看看韩美军费分担协议合理不合理,根据实际情况跟美方谈,别被动接受不合理的要求。趁着中韩关系改善,深化务实合作,在经贸、文化等领域找更多合作机会,让自己应对外部压力时更有底气。
美国这种“既要好处又要站队”的做法,不光让韩国头疼,也让其他盟友看清了它的霸权本质。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批评美方滥用关税是倒退行为,把贸易当成地缘政治的工具。东盟国家大多觉得,中国是更可靠、更稳定的合作伙伴,这个评价或许能给韩国一点启发。再看美国在亚太的整体动作,其实套路都差不多。在日本,美军通过“美日安保条约”实现永久部署,光在日本和琉球就有5万驻军,还有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长期驻扎。
特朗普(资料图)
现在华盛顿号航母和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正在澳大利亚附近巡航,准备参加“护身符军刀”联合军演,日本航空自卫队也会加入。这种大规模军演,本质上就是在强化地区军事存在,维持自己的霸权。对韩国来说,跟着美国走,后果可能很严重。就像日本,虽然首相石破茂喊着要在安全、能源、食品领域摆脱对美依赖,但受限于和平宪法,短期内根本做不到。韩国要是一味妥协,恐怕也会陷入类似的被动。
中韩关系能有改善不容易,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地区稳定和发展也是好事。美国现在又是加关税又是要军费,还想挑拨离间,其实就是在考验韩国能不能保持战略自主。未来,韩国能不能在大国博弈中守住自己的立场,不变成美国地缘政治棋盘上的棋子,大家都在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