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南安开黄金回收店的罗女士
收到了掺“铼”的假黄金
而其他同行也有类似遭遇,损失不小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南安:掺“铼”假黄金出没
已有多家回收店中招
7月6日中午,罗女士的黄金回收店里来了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说有一枚戒指要回收。这枚戒指重约9克,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异常,细心的罗女士根据多年的回收经验认真检查戒指。
黄金回收店店家 罗女士
用火枪烧,剪刀也剪了,但是都没有发现异常。就根据经常收货的经验,以为纯度是够的。
罗女士听说,最近黄金掺铼造假的诈骗很猖獗,身边不时也有同行被骗,不放心的她还微信求助同行帮忙把关。因为店里没有黄金压片机也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同行建议罗女士,可以用擦拭不锈钢碗的“土办法”做进一步的检测。在整个过程中,出售戒指的男子都显得很淡定。
于是,罗女士向男子转账6850元,回收了这枚戒指。没想到在转卖给下家的时候,经过专业仪器检测,这枚戒指的黄金含量只有70%,而铼的含量高达30%,罗女士这才发现上当受骗。
无独有偶,在南安罗东开店的陈先生也遭遇了掺铼的假黄金。5月5日中午,一名寸头男子来到陈先生店里,要出售一条重约30克的金项链,陈先生跟罗女士一样,凭以往经验和做法进行检测并没有发现异常。直到转卖时,才被专业检测仪器发现掺铼。
黄金回收店店家 陈先生
跟真金外表一模一样,就是纯度不够,70%的黄金,30%的铼。以前铼是一颗一颗的那种,现在是直接跟面粉那种粉一样,所以更难检测。普通的烧测不出来,老款测金机都测不出来。
陈先生无奈地表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掉进这种掺铼的黄金造假骗局里,前两年也遇到过。
事发后,罗女士拨打男子留下的电话号码,但显示是空号。目前,罗女士已经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金包银 “注水黄金” 掺铼掺钨
黄金掺假花样百出
这两年,随着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各种造假手法也层出不穷,当前黄金造假已从传统镀金升级为铼、钨金属掺杂、空心注液、激光穿孔等“科技狠活”,甚至能伪造检测证书,让人防不胜防。
注水黄金是指在中空设计的金饰内部注入液体增重,表面检测达标,剪开后克重骤减。此类造假手法专克光谱仪,消费者直到变卖时才能发现其中猫腻。金包银则是外层镀厚金,内芯为银或铜,普通火烧无法识别;“掺铼黄金”和“掺钨黄金”堪称科技狠活。由于稀有金属铼和钨的密度与黄金非常接近,同时具有高于黄金的熔点和良好的延展性,通过特殊工艺,这些稀有金属可以被掺入黄金中,从而冒充足金。而黄金回收行业常用的火烧法和重量检测法,对此类掺假手段几乎失效。
今年2月底,2名犯罪嫌疑人手持掺入铼、钨等重金属的“金项链”,诈骗河南省鹤壁市3家黄金回收店,涉案金额6万余元。
消费提醒:提高防范意识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黄金
泉州市金银珠宝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黄金掺假造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隐蔽性迷惑性也越来越强,协会也不时接到相关的投诉。对于疑似含铼、含钨的黄金首饰,建议第一时间送到专业机构检测。
泉州市金银珠宝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叶金山表示,如果条件允许,黄金回收店可以添加一台黄金检测仪,有助于更好的鉴别铼。如果含铼、钨,数据会预警。
泉州市金银珠宝协会提醒,不法分子善用“心理战”,精准锁定目标,喜欢选择中小型黄金回收店下手,因为这类店铺往往缺乏高端检测设备且店主防范意识较薄弱。 广大回收商要严格按照公安部门的规定,做好黄金首饰的回收信息登记工作 。
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黄金时要保持警惕,选择正规的银行、知名品牌金店等渠道,避免从非正规渠道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黄金制品。
本台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