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财经圈被一件事情刷了屏,那就是海南封关。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官宣,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关运作。(海南发布 20250724)
封关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以后去海南要护照了?从海南寄点椰子糖也得报关了?放心!封关不等于封岛,这个看似“关起来”的故事,其实是一场打开更大世界的变革。
“封关”,其实是一个很专业的海关监管术语,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一线”是海南和国外之间的通道,未来国外的商品从一线进海南,大量商品可以享受“零关税”。目前海南仅有1900个税目商品享受零关税,封关后将直接扩大到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第一财经 20250724)
“二线”是海南和中国大陆之间的通道,一些享受优惠政策的进口货物想要流通到内地,就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而“岛内自由”则意味着,在海南岛内,商品、资金、人员等可以像在一个小国家一样自由流动。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小夏给你举几个生动的例子——我们就从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椰子说起。
首先,如果你在海南本地摘了个椰子,准备寄到大陆的亲戚手中,这类商品因为本身就是“国产自产”,属于国内流通货物,不用经过海关监管通道,也不需要缴纳关税。运费照常、快递照旧。
但如果这个椰子,是某家海南企业从东南亚进口来的,就不同了。进口商品享受的是“零关税”政策,但前提是只在海南消费。如果要把这颗进口椰子继续卖到上海、广州,那么,对不起,要重新补缴关税和增值税等税种,因为它跨了“二线”。
那如果我们把进口椰子加工成了椰子水、椰子糖再卖到大陆呢?答案是:看你加工得够不够“用心”。按照规定,只要是海南本地企业进行实质性加工,且增值比例超过30%,这些产品就可以免关税进入内地市场。(第一财经 20250724)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背后的逻辑,就是鼓励企业在岛内做深加工,拉长产业链,而不是简单买进卖出。
说回“封关”,它虽然名字里带个“关”字,但其实并不意味着海南要“封岛”,更不会影响你去三亚过冬、去海口冲浪。旅客的进出照旧,飞机、高铁、轮渡等通道全都保留。你该旅游旅游、该出差出差,一张身份证畅行无阻。
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企业的进出口路径、商品的流通链条、以及税收制度的再设计。
从2025年12月18日起,这套封关体系将全面上线,海南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关外之岛”,也是中国对外开放体系中最具实验性的一块拼图。
封关意味着什么?对海南来说,未来或许能比肩香港和新加坡。当来自全球的商品、人才、资本可以更自由地进入,而海南也能依托这套机制发展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跨境电商、国际教育医疗等产业。
对中国来说,封关不是海南一地的事,而是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升级的重要一环。在当前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外贸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海南封关是一场信号。我们依旧坚定向世界敞开怀抱,愿意在更高水平上接轨国际规则,探索制度型开放。
小夏注意到,封关准备工作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海关智慧监管系统已建成,征税目录、禁限清单都准备好了,连压力测试也在全流程演练中,确保12月一声令下,系统切换顺畅。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一篇:收购亏损公司,溢价高达1421.66%!如何看西部黄金这个操作?
下一篇:ETF大宗榜 | 科技50ETF(515750):获大宗交易溢价买入301.00万元,居可比基金首位-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