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务人员给学生讲解耳朵的构造及护耳知识 新华社发 周社根 摄
□宜春市中医院 李小娟
生活中,许多人可能经历过突然的听力变化:早晨醒来发现一侧耳朵听不清声音、工作间隙突然被尖锐的耳鸣困扰,甚至伴随天旋地转的眩晕。这些症状可能指向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耳科急症——突发性耳聋。若能在发病后72小时内及时就医,听力恢复的概率将显著提升,若错过这个窗口期,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突发性耳聋的核心特征是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至少在相邻两个频率的听力损失超过20分贝(国内标准)。这种听力下降多为单侧,可能伴随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恶心、呕吐等症状。
突发性耳聋的黄金治疗期是发病后的72小时。耳蜗内的听觉毛细胞一旦受损,若在72小时内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能因缺血、缺氧或炎症反应而不可逆地死亡。此时,即使后续进行治疗,听力恢复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若超过3个月未干预,听力可能永久性丧失。
突发性耳聋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当眩晕或耳鸣掩盖听力下降时。当出现以下症状,需引起重视:
单侧听力骤降 接电话时发现一侧耳朵听不清或与人交谈时需频繁要求重复。
持续性耳鸣 耳内出现持续的高频嗡嗡声或蝉鸣声,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
耳闷胀感 耳部像被棉花堵塞,伴随闷胀或压迫感。
突发性眩晕 出现天旋地转的头晕,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尤其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发作。
若出现上述症状,即使未明显感到听力下降,也应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确认听力损失程度,并排除听神经瘤、颅内占位等潜在疾病。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学规范,切勿自行用药或拖延。目前,主流治疗方案如下: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内耳炎症,改善微循环药物能增加耳部血流,营养神经药物可促进受损细胞修复。
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内耳缺氧状态,适用于早期患者。
鼓室内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入中耳腔,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或情绪剧烈波动。
饮食清淡,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远离噪声环境,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定期复查听力,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发病风险: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需定期监测指标,遵医嘱用药。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塞,限制耳机使用时间与音量。避免用尖锐物品挖耳,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损害听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