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正逐步走向险境,甚至已出现军方内部的争吵。例如,退役空军少将波基斯对此表达了看法。他严厉批评西方所推动的“南海仲裁”,称其不过是一张废纸,而菲律宾却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以为能借此夺回南海的岛屿。他指出,菲律宾正逐渐陷入一个由西方精心设计的圈套,逐步沦为棋子,最终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对此,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特立尼达感到十分愤怒,他反驳波基斯的言论,指责其在散播失败主义的思想,认为其言论对国家的形象造成了影响。特立尼达坚决声明,军方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非为其他国家服务。他强调绝不会让美国摆布菲律宾的事务,但这个问题仍然引人思考:是谁在真正控制局势?是菲律宾总统还是美国?回顾乌克兰的现状,便更加令人不安。
那么,美国到底向菲律宾提供了哪些好处呢?最近,美国与菲律宾之间达成了一项关税协议。这些内容是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合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似乎菲律宾在此过程中大亏特亏。根据协议,菲律宾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20%降至19%,而美国则将对菲律宾的关税直接降至零。显然,菲律宾在经济上的付出无法与美国所获得的利益相提并论。那么美国又给菲律宾带来了什么呢?美国媒体声称,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协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美菲的军事合作将更加紧密,更多美国武器也将进入菲律宾市场。
美菲的军事合作集中体现在导弹的部署上。美国计划在菲律宾加强“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部署,现有的导弹系统已经部署了一套,而新的导弹系统还将增添更多。这类导弹系统可有效威慑台海和南海的局势,菲律宾长期以来也有意愿自主购买此类武器,但美国的意图则十分明显,主要是针对中国。此外,美国计划在菲律宾放置其他军事设备,包括陆基反舰系统以及无人水面艇。这意味着美国将派出更多的军队和武器驻扎在菲律宾,虽名为保护菲律宾,但实质上也是对中国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美菲合作的另一层面涉及到军事装备的销售。美国向菲律宾出售更多军火的同时,菲律宾的国防开支也将在未来显著增加,这无疑为美国又带来了一条盈利的渠道。此外,军事演习的规模与深度也将进一步展开,演习目标将更加明确且具针对性,这使得两国间的协作愈加紧密。
国防工业合作、网络安全以及情报共享等领域的合作也将上升到新的高度,事情变得愈发复杂。马科斯总统通过经济上的让步,以换取美国在军事上的支持,尽管这符合特朗普的利益,但对菲律宾来说,却可能是在损失利益。
从经济、军事到外交,菲律宾正经历多重损失。首先,关税协议的签署无疑让菲律宾在经济上处于劣势,显然是一笔亏损的交易。其次,菲律宾的国防预算将因为购买美国的军火而大幅上升,类似于一次双重的消耗,实际上让美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最后,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逐渐恶化,失去了市场和投资,使得经济损失更加严重。
显而易见,美国在军事上支持菲律宾,提升其军力,其背后的动机或许并不简单。美国希望菲律宾能在未来与中国进行对抗,甚至充当其军事代理人,替美国出征以维护后者的利益。这种局势无疑使菲律宾沦为削弱中国的炮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菲律宾失去利用价值,美国极有可能会将其弃置一旁。这并非危言耸听,乌克兰的案例便是一个鲜明的信号。
如今,菲律宾国内的许多高层与普通民众对这一局势感到忧虑,日益担心他们今天的国家,或许会在明天变成象征着牺牲的大国角力场。各界人士都在反思,菲律宾究竟能否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自我维持,避免成为下一个不幸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