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戈秣马:朝鲜战争爆发前的人民军空军
作者 中华幼鹰/鹰击苍穹
1945年10月24日,经苏联第25军司令部批准,北朝鲜组建了以金日成为司令官的人民保安队。
1945年10月25日,北朝鲜新义州航空队成立。
新义州航空队以苏联空军马里奥·马克西姆中尉为顾问,接收了3架日本立川Ki-9/九五式一型练习机,组建了操纵教育队(30人)、整备教育队(30人)、通讯教育队(20人),开始飞行训练。
新义州航空队最初的成员包括日本航空学校出身的李骅(李阔,이활)、林云峰(임운봉)、金明河(김명하)、康大镛(姜大镛,강대용)、金基玉(김기옥)、金汉旭(김한욱)等20人,中国飞行学校出身的王琏(王连,왕련)等10人,以及曾在伪满洲国军和军工厂工作过的地勤人员20人。
1945年11月初,新义州航空队在新义州、平壤、镇南浦和清津进行了飞行表演,李阔的飞行技术获得苏联空军顾问的高度评价,受到重用。
后来,苏联红军将部分去除武器的缴获日军飞机移交给新义州航空队,包括Ki-43/一式战斗机、Ki-36/九八式直协机、Ki-55/九九式高级练习机、Ki-54/一式双发高级练习机。
1946年1月,第一期学员80人毕业。
1946年2月23日,第二期160人入校。
1946年5月,平壤学院成立。
1946年6月,第二期学员160人毕业。
1946年6月,新义州航空队编入平壤学院航空科,王琏任航空科长,李骅任副科长。
连同从日本、中国、苏联回国的技术人员,新义州航空队一共培养了400人。
1946年6月,第三期航空学员200人入校。
1946年10月,第三期航空学员200人毕业。
1946年10月,从各期选拔300名航空学员留学苏联,在基辅接受图-2双发轰炸机突袭训练。
1947年8月20日,朝鲜第一支航空部队正式组建,王琏任航空部部长,李骅任航空部副部长。
1947年9月下旬,300名留学苏联的航空人员回国。
朝鲜飞行员开始在平壤和苏联东部沿海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以及中国哈尔滨之间飞行里-2和C-47飞机的定期航班担任副驾驶。
1948年2月8日,朝鲜人民军正式成立。
1948年5月5日,南朝鲜第一支航空部队正式成立,使用日本立川Ki-9/九五式一型练习机进行飞行训练。
1948年7月9日,朝鲜人民军选拔了780名大学及专科学校毕业生,进入位于莫斯科南方约80千米处的第二航空学校接受培训。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正式成立。
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48年9月13日,韩国陆军从美军手中接收了10架L-4联络观察机。
1948年9月18日,朝鲜人民军第25飞行联队正式组建,王琏任联队长,李骅任副联队长。
此时,朝鲜人民军仅拥有4架教练机。
随后,第25飞行联队组建了攻击机大队、歼击机大队、教导大队、后方支援大队,以接收苏联飞机。
1948年10月,第25飞行联队从苏联红军手中接管平壤机场。
1948年10月,韩国陆军采购了2架美军L-5联络观察机。
韩国开始制定雄心勃勃的航空计划。
1948年11月25日,《韩国政府的飞机援助要求目录》显示,韩国陆军要求至1949年3月31日拥有25架T-6练习机、5架AT-10练习机或C-45运输机、55架F-51战斗机、12架B-25轰炸机、3架C-47运输机,总共100架飞机;至1949年12月31日拥有30架PT-17练习机、50架T-6练习机、20架AT-10练习机或C-45运输机、120架F-51战斗机、25架B-25轰炸机、5架C-47运输机,总共250架飞机。
要求没有获得美国同意。
1948年12月,韩国陆军再采购8架美军L-5联络观察机。
1948年12月,苏联红军撤离朝鲜时,雅克-9、伊尔-10、波-2飞机移交第25飞行联队,并留下培训空军的顾问团。
1949年5月,1架韩国L-4联络机投奔朝鲜。
1949年6月,美军从韩国撤出。
1949年7月18日,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报告:
朝鲜空军拥有48架作战飞机和17架教练机,但战斗力不足。
一个原因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数量不足。
虽然教导团已经培训了80人约8个月,4月份又接收了10人,但只有11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能够飞行并在必要时进行空战。
培训质量低下,一方面是因为缺乏UT-2教练机以及苏联第9航空军仍没有向朝鲜空军移交训练所需的8架雅克-18教练机,另一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汽油,飞行训练时长不超过2个月。
另一个原因飞机妥善率低。苏联第9航空军向朝鲜空军移交的飞机过旧。
21架雅克-9作战飞机是1944-1945年生产的,发动机进行了1-2次维修,零件不足,10架飞机故障停飞。
24架伊尔-10攻击机和9架乌伊尔-10教练机是1945-1946年生产的,6架故障停飞。而从工厂直接接收的飞机状况良好,并配备了必要的备件和工具。
所以,必须为朝鲜空军提供所需的备件和教练机,必须从工厂向朝鲜空军供应新飞机。
21架雅克-9中,包括12架雅克-9早期型战斗机和9架雅克-9V双座教练机。
1949年8月16日,朝鲜人民军第25飞行联队扩编为第11飞行师团,下辖第56歼击机联队、第57攻击机联队、第58教导联队及2个航空技术勤务大队。
第56歼击机联队驻海州机场,第57攻击机联队驻连浦机场。
飞行师团长王连、副师团长李阔、文化副师团长俞成哲(刘成杰,유성철)、参谋长金万勇(金万永,김만영),顾问是苏联红军彼得拉切夫上校。
第56歼击机联队长徐周弼(徐朱弼,서주필)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第15期乙班毕业。
第1大队长玄龙瑞(현용서 ),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第15期乙班毕业。
第2大队长朴敬玉(박경옥)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第15期乙班毕业。
第3大队长安善徳(안선덕)。
第57攻击机联队长崔贤玉(최현옥),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第14期乙班毕业。
第1大队长李英一(이영일),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第14期乙班毕业。
第2大队长康大镛(강대용),日本陆军特别操纵见习士官第1期,日本陆军航空兵驾驶员。
第3大队长张然镇(장연진),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第14期乙班毕业,日本陆军第12炼成飞行队(宙第526部队)驾驶员。
第58教导联队长许民国(허민국),名古屋航空学校毕业。
第1大队长李兴富(이흥부),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第15期乙班毕业。
第3大队长金英昆(김영곤)。
1949年8月29日,美军报告南韩陆军航空队拥有8架L-4和8架L-5。
1949年9月15日,什特科夫报告:朝鲜空军现有24架战斗机、24架攻击机、18架作战教练机和8架常规教练机。共有26名经过作战飞行训练毕业的飞行员,150名飞行员正在培训,预计10月份有50名作战飞行员培训结业。
其后,朝鲜空军接收43架新型雅克-9P战斗机。
1949年9月,1架韩国L-5联络机投奔朝鲜,飞行员朴永柱(박영주)中尉。
1949年10月1日,韩国空军正式成立。
韩国空军转向加拿大采购T-6教练机。
1949年12月2日,《韩国政府的飞机援助需求清单》显示:
韩国空军有8架L-4联络机和6架L-5联络机,要求采购25架F-47/F-51战斗机、6架轰炸机、9架C-47/C-46运输机、20架T-6练习机、15架L-5联络机,总共75架飞机。
美国没有同意。
1950年1月25日,美国驻汉城大使约翰·穆乔通报国务卿迪安·艾奇逊:
韩国空军要求采购25架F-51战斗机、6架B-25轰炸机、9架C-47运输机、20架T-6练习机、15架L-5联络机,总共75架飞机。
美国没有答应韩国的要求。
1950年1月,韩国空军从加拿大采购的T-6教练机开始到货。
1950年4月,朝鲜从苏联总共购买了 60架伊尔-10和雅克-9飞机。
其中包括18架雅克-9P、6架雅克-9V。
1950年4月28日,朝鲜飞行员李建淳(이건순)中尉驾驶1架伊尔-10攻击机从连浦机场起飞,投奔韩国降落金海机场。
这次事件使得美国人需要重新审视朝鲜的空中力量。
之前,美国对朝鲜空军兵力估计为:35架雅克战斗机、3架双引擎轰炸机、2架双引擎运输机、35架教练机。
李建淳提供的朝鲜空军兵力情报为:100架雅克飞机内含22架教练机、70架伊尔-10飞机、8架波-2教练机、2架美制联络机。
韩国开始加速寻求获得F-51D战斗机。
可是过于自信的美国人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马上答应。
1950年5月,韩国空军从加拿大购入的10架T-6教练机全部到货,分别命名为建国1号-10号飞机。
1950年5月,朝鲜人民军有120名完成培训的飞行员,151人正在培训,但只有32人具备实际作战能力。
1950年5月31日,苏联第二航空学校的朝鲜培训生完成培训。
1950年6月,苏联红军驻滨海边疆区的第913歼击机团和第32歼击机师的飞行员将12架雅克-11教练机运送到朝鲜。
1950年6月18日,朝鲜又采购了60架伊尔-10飞机。
1950年6月19日,苏联第二航空学校的朝鲜毕业生抵达中国延吉机场待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前,人民军共拥有79架雅克-9飞机,93架伊尔-10飞机,以及教练机(包括雅克-11中队1个以及波-2、雅克-18)、运输机、联络机共67架。
朝鲜空军总兵力2829人。
相比朝鲜空军,韩国空军总兵力1897人,其中包括242名军官。
但装备只有8架L-4联络机、4架L-5联络机、10架T-6教练机,共22架飞机。
T-6教练机可以选装2挺12.7毫米机枪及悬挂10枚15千克炸弹,L-4和L-5只能手扔炸弹。
因此,在不考虑美军的情况下,朝鲜空军对韩国空军具有压倒性装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