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磋商。会后,双方都表示这次会谈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这对化解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对抗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美国最为关心的稀土问题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表态与中方的政策产生了分歧。他表示,中方并没有实际执行过相关的管制措施,并暗示美方的威胁性关税(高达100%)在中美贸易谈判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从公开的资料来看,中方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已经开始生效。对此,外媒曾向中方求证,询问这些出口管制措施是否已经生效,还是正在暂停中。对此,10月28日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的相关措施是对出口管制体系的规范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他还表示,中方愿与各国加强在出口管制领域的对话交流,确保全球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尽管郭嘉昆并未直接回答稀土新规是否生效的问题,但他重申了中方的立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回应。可以推测,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正在正常执行,而贝森特的表态则与现实情况不符。
这里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贝森特要声称中方没有实施这些管制措施呢?他的意图似乎是想传达一个信息,即美国通过威胁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迫使中方暂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并以此作为中美吉隆坡贸易会谈中的“胜利成果”。实际上,当前美国已没有太多谈判筹码,100%的关税威胁是美国方面的一种极端手段,尽管效果有限,仍然无法承认其完全无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维持面子。

另一个背景是,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如果特朗普政府无法提供一些外交成就,加之中国市场拒绝购买美国大豆的影响,共和党很可能在选举中被民主党逆袭。因此,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宣扬外交成果,来增强选民对其支持。

这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贝森特这么容易被戳穿的谎言,难道不怕暴露吗?事实上,他们当然担心谎言会被揭穿,但目前美国还有机会通过与中国的谈判解决问题。如果能顺利达成协议,这点小谎言也不会成为大问题,反而会被作为特朗普政府比民主党更有能力解决美国困境的证明。
那么,美国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机会呢?大家都能想到,韩国即将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就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特朗普计划在此期间与中方高层进行会晤,也许能够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协议,从而缓解当前的困境。
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眼下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在困境中通过高层会面争取外交成果,成为唯一的途径。因此,中美高层是否能在APEC峰会期间会面,并能否达成某些共识或协议,对于美国来说至关重要。特朗普政府需要抓住这一机会,争取一些有利条件。
然而,美国清楚地知道,“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特朗普的外交面子上,单纯依靠威胁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如果美国希望在稀土问题上获得中方的让步,那么就必须在中国关心的其他问题上做出妥协。这是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谈判时必须面对的现实。
至于中国关心的议题,美国当然也心知肚明。如果特朗普政府仍然坚持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继续推行“模糊战略”,那么中方可能连会面的机会都不会给予。反之,如果美国愿意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达成共识,明确支持中国统一,那么许多中美之间的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