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至今,新政已落地半月有余。
在信息发布之初,国内金饰价格普涨,一些商家匆忙下架实物金条或涨价,多家珠宝企业股价遭遇重挫,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如今,国内黄金市场已逐渐消化政策发布初期的信息冲击,大部分银行渠道和品牌金店的金条价格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根据公告,在2027年底前,对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区别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按规定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以及免征增值税、买入方按照6%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政策。
简单来说,此前,会员单位从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采购黄金实物时,不论何种用途,都可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13%抵扣率),且向下游企业销售时,可以继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当于税收减免。而根据新政,黄金实物出库时,会员单位需要声明为“投资性用途”(如金条等)或“非投资性用途”(如金饰等)。投资性用途虽然依然可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向下游企业销售时,不得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意味着后续销售时不能抵税。而非投资性用途则无法再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向下游企业销售时,增值税只能按照6%抵扣。
“此次黄金税改一是针对近年多次出现的因虚开黄金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骗税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有的不法分子利用黄金交易非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虚设交易环节,牟取非法利益,涉案金额甚至可达数百亿元。
“新政通过区分黄金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从源头上堵住了漏洞,斩断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链条,这是此次政策调整的一个目的。”刘英解释说。
黄金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也增加了中国国内交易所外实物黄金的交易成本。新政落地后,11月3日,周大福等珠宝龙头企业股票开盘就遭遇重挫。有分析师估算,税收政策的突然调整会使珠宝企业的黄金采购成本实质上升约7%,净利润可能大幅缩水。截至11月20日记者发稿时,周大福股价已经大致回到11月3日之前的价位,显示市场对此已有一定消化。但仍一些珠宝企业股价在持续下挫。
刘英认为,尽管一些珠宝企业可能会将一部分新增成本通过涨价转嫁到消费者。但考虑到目前黄金饰品价格已经处于高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来就受到抑制,商家更可能选择“薄利多销”策略。近期黄金饰品涨价主要还是由于黄金价格本身的上涨所造成的。
新政落地后,全国最大黄金批发市场深圳水贝人气较此前有所下降。有分析师指出,新政将牵动产业链上下游格局,迫使中小型零售商改变采购模式,转向直接从交易所购金以降低税负压力。刘英表示,要成为交易所会员单位有较高的门槛,这可能加速行业整合,利好具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
有普通人担心新政是否会导致手中的金条、金饰在送去回收时跌价。刘英表示,影响黄金回收价格的主要因素是黄金的市场行情,个人把此前自己花钱购买的金条、金饰拿出来用于加工的,只收取加工费,不属于经营性行为或频繁交易的,不涉及增值税,和此次新政并无太多的直接关系。
刘英建议,新政落地后,个人投资者应优先考虑免税或低税的黄金投资渠道,可以适当考虑黄金ETF、纸黄金产等品。如果要想入手实物黄金,也应该选择具有交易所会员单位资质的银行、龙头企业推出的金条、金币。她特别提醒消费者购入实物黄金时要留好发票。如果发现黄金品质有问题,可以凭发票追溯卖家,送去回收时也可以证明黄金来源。
(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焱
责编:王金臣
编审:赵珺 张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