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名为“H股ETF”,实际投资的却是港股中的内地公司?
“大数据ETF”和“云计算ETF”,跟踪的却是同一个指数?
这种让投资者“一头雾水”的现状,终于将得到解决。近日,上交所、深交所同步发布了2025年修订版的基金业务指南,规定存量ETF基金扩位简称未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的,应增加基金管理人简称。在2026年3月31日之前,所有存量ETF基金都将完成更名程序。
“撞名”的ETF,年内收益差距竟高达30%
购买过场内ETF的投资者,一定都感受过A股ETF“百舸争流”的局面。
在搜索框输入一些热门指数的关键字,一连串名称类似的ETF基金悉数出现,大量名称雷同,却在规模、所属公司、费率上大不相同。
例如从名字上看来属于有色金属概念的6只ETF基金:“有色金属ETF”“有色金属ETF”“有色ETF基金”“有色ETF”“有色60ETF”“有色50ETF”,实际跟踪的却是5个完全不同的指数,其中一只还跟踪的是期货指数,与其他指数差异巨大。

市场6只“有色金属”概念的ETF以及跟踪的指数
一些跟踪港股、美股、黄金等标的的ETF,名称混淆的情况更为严重。

12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仅有3只表明了所属基金公司
在现行机制下,上交所、深交所各能发行一只与指数同名的ETF,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两只“面子”相同、“里子”却不一样的基金。例如“锂电ETF”“科技ETF”“农业ETF”“汽车ETF”“人工智能ETF”“食品饮料ETF”均有两只同名基金,却跟踪着完全不同的指数,投资者如果不仔细甄别,极易造成错误买入。
名称混淆最有可能导致的是收益的显著差距。
Wind数据显示,不少多对同名ETF在年内收益上出现了显著差距,例如两只“大数据ETF”年内收益差距高达32%,两只“人工智能ETF”年内收益差距达12%,两只“高股息ETF”年内收益差距达10%。此外,大量其他同名ETF年内收益差距也超过了5%。

两只“大数据ETF”年初至今的收益表现
在各类券商、炒股软件App上,投资者只有凭借基金代码,才能精准买到想要购买的基金。
不过,在本次交易所发布修订版业务指南之前,就已经有基金公司率先一步给自家的产品挂上了“身份证”。
命名不用再“抓阄”,基金公司将真正同台竞技
2025年1月,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为旗下多只ETF基金变更场内简称,规范均依照“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例如“恒生科技30ETF”更名为“恒生科技ETF易方达”,“机器人100ETF”更名为“机器人ETF易方达”。
随后,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跟上脚步,投资者也逐渐发现,自己曾经关注的ETF,好像悄悄地换了名字。一些新产品则与时俱进,例如今年7月多家公司集体上市的科创债ETF,产品均已带有管理公司的后缀。
自2005年中国第一只ETF上市以来,中国ETF市场始终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直至2020年以后才突飞猛进,也吸引了大量基金公司入局,同一指数ETF多家公司“同场竞技”已成为常态。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相关人士处得知,此前基金公司想要获得与指数同名的ETF名称,竟要靠“抓阄”来决定。
因此,基金公司派出的代表一旦“锦鲤附体”,就有可能为公司创造百亿级别的规模提升。例如2024年10月15日上市的中证A500ETF,国泰基金和泰康基金分别获得了上交所、深交所“中证A500ETF”简称的所有权,国泰基金管理的产品规模一度大幅领跑全市场。
不过,随着基金公司对于ETF运营的持续深化,渠道优势更强、产品体验更佳的基金公司最终还是能够实现规模的反超。
从公开信息来看,基金公司也普遍认为,ETF名称对产品销售能够带来较大提升。例如华安基金管理的黄金ETF,规模达到了901.11亿元,远超市场同类基金。然而,这只基金仍保持着0.50%管理费+0.10%托管费,比市场最低的黄金ETF基金持有成本高出2倍。
在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上,华安基金的操作显得与众不同。6月16日,嘉实基金将旗下的“A500指数ETF”更名为“A500ETF嘉实”,名称更为规范;然而到了10月29日,华安基金却重新拾起了这个被弃用的名字,将旗下的“中证A500ETF华安”更名为“A500指数ETF”,可谓是“逆潮流”的操作。
按照沪深交易所的修订版业务指南,华安基金的这只ETF,或许迟早要改回带有基金公司标识的简称。
ETF该怎么选?
尽管更名后的ETF更加清晰明了,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仅从名称来做选择,实际就是选基金公司,仍然不够审慎。
一名基金投顾行业人士龚磊(化名)向大河财立方记者建议,除了要首先挑选自己更认可的指数,投资者挑选ETF还要注意两点:流动性和费率。
“例如港股创新药概念、机器人概念的不同指数,分别由不同指数公司发布,投资标的有所不同,投资者要先阅读指数的编制方案、筛选标准等公开文件,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指数。”龚磊说,这些资料在指数公司官网、基金公司官方推介资料中均能查到,且阐述明晰,稍微花费一点时间,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龚磊建议,在选定指数后,投资者还要尽量筛选规模较大的ETF基金,或是ETF管理经验较深厚的基金公司,这些产品有充足的流动性,不会因为大量资金涌入或卖出导致跟踪失衡。

大部分券商、炒股App会显示ETF运作费率,目前主流宽基最低费率为管理费0.15%+托管费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