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海警加装重机枪的快艇出现在仁爱礁水域时,菲律宾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据菲律宾的星报等媒体报道,菲律宾军方发现了我方5艘海警船和超过10艘刚性充气艇进入了仁爱礁水域,其中几艘充气快艇还升级装备了大口径机枪。这些快艇的火力配置显然引起了菲律宾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海警船上标配的14.5毫米重机枪,其射程足足能覆盖三个足球场,比菲律宾那些老旧舰船上装备的50口径机枪强得多。
2024年,在海警船进行装备升级时,特别针对刚性充气艇加装了可折叠枪架。平时看上去这些充气艇几乎没有什么威胁,像是民用船只,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枪架一立,火力迅速转变,宛如变形金刚般的火力迅猛转换。这个改装不光提升了灵活性,也加强了海警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菲律宾也召唤了美军的F-35战机来支援。F-35从驻日美军岩国基地飞往仁爱礁,每架都得挂上两个副油箱才能勉强完成任务。它们的飞行距离勉强够在仁爱礁上空巡航三圈然后就得赶紧返回,像是打游击战一般。美国海军的F-35在南海的“巡逻”次数实际上大多只是为了应急支援,根本没有足够的油料进行长时间的作战。去年,美军太平洋舰队曾发布过报告,指出在南海的F-35行动中,有87%的任务都无法持续超过半小时,往往是在临时调度时才起作用。
此外,F-35的隐身涂层在南海的高盐高湿环境中也面临严重损耗,实际上隐身效果大打折扣。有卫星拍到关岛基地的F-35在进行维护时,地勤人员用高压水枪冲洗机身上的掉漆区域。这样的技术状况显然难以应对我方的岸基雷达,一旦真到了对抗时,隐身优势几乎等同于“纸糊”的状态,根本无法和我们的雷达系统抗衡。
再回到菲律宾,菲律宾的几艘老旧军舰已经在仁爱礁赖了24年,船体锈蚀得不成样子,几乎每次补给都得偷偷摸摸,生怕暴露行踪。2024年,菲律宾还曾尝试利用民用渔船偷运水泥,但这一行动被我方海警轻松发现。我方海警船通过雷达不断环绕这几艘渔船,最终迫使它们将偷运的水泥全部倾倒入海,海水中的水泥块漂浮得像下饺子一样。
面对中国海警的快艇重机枪升级,菲律宾国防部立刻翻出了1999年的旧剧本,称“船坏了,需要临时停靠”。但实际上,那艘破旧的登陆舰早已锈蚀严重,船底被藤壶占领,如果再继续停靠下去,恐怕会直接与珊瑚礁连在一起,变成一片人工海底鱼礁。
而美军此时的介入,则更像是一个“拉偏架的保安”,大喊着“航行自由”的口号,实际上却是在盯着南海的油气资源和重要航运通道。202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一份报告,透露南海蕴藏着高达110亿桶的原油和19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这一资源量相当于将波斯湾的储量搬了过来,美国显然对这些资源垂涎欲滴。
然而,他们忽视了中国在南海填岛建造的机场,跑道足以容纳运-20运输机起降。而且岛上部署的反舰导弹射程覆盖1500公里,这意味着即使美军的F-35挂上导弹,也得先问问我方的“东风快递”是否同意接单。
菲律宾国内的反应也耐人寻味。总统小马科斯表面上宣称要“保卫领土”,但实际上却秘密与中国就天然气开发展开合作,甚至在2024年签署了联合勘探备忘录,像个一边骂街一边伸手要钱的邻居。菲律宾海军的几艘老旧汉密尔顿级巡逻舰,甚至还是美军淘汰下来的二手货,最高航速只有29节。我方海警船轻松追上,去年就有一艘菲律宾舰船试图硬闯黄岩岛,结果被我方两艘056A型护卫舰夹在中间“护送”出海,仿佛押解俘虏一般。
如今的局面仿佛一场国际象棋的对局。我方海警船一落子,菲律宾便急忙找美国帮忙充当“炮架子”。然而美国的“远程炮”射程有限,而且时常卡壳,要真和我们硬碰硬,他们得先考虑从关岛到南海的后勤补给能否支撑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