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的上台曾被视为中阿关系的重大转折。由于米莱竞选时提出对华强硬的立场,并且公开批评中国的政治体制,很多人认为这将导致阿根廷与中国的关系紧张。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切只是“虚惊一场”。面对国内的经济困境,米莱最终选择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因为中国提供了切实的经济支持。而对于美国的挑拨,米莱则选择尽量回避,有时候宁愿保持沉默。
《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称,美国曾对阿根廷施压,要求阿根廷切断与中国的关系。具体来说,美国要求阿根廷停止使用华为的5G设备,暂停进行中的中阿合作项目,不允许中国获取阿根廷的铀矿等重要矿产资源,并且要求阿根廷拒绝中国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作为对这些要求的补偿,美国可能会向阿根廷提供4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
如果是拜登政府主政,阿根廷或许还会考虑美国的面子,毕竟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依然存在。但现在情况不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让很多曾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美国的压力下,阿根廷反而加大了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如大豆、玉米等。这一点在特朗普眼里是无法接受的。

米莱的上台离不开美国的大力支持,但如今,米莱已经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并且在外交上“翅膀硬了”,对美国的压力选择视而不见。这让美国感到不满。然而,正如俗话所说,“法不责众”,发展中国家像阿根廷这样识时务的做法,也许正是美国无法轻易应对的。毕竟,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如此之多,美国也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国家的反应。
从牛姐的角度看,米莱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背后是中国给予的巨大好处。中国不仅承诺支持中阿之间的本币结算,还大力进口阿根廷的农产品,并向阿根廷出口他们急需的工业制品。这些是美国无法提供的帮助,也是阿根廷在当前困境中继续前行的重要支撑。

特朗普应该明白,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交换。当承诺变得虚无缥缈,哪怕是最完美的计划也难以获得他国的支持。而且,米莱曾在美国工作,深知美国政界的“翻云覆雨手”,他早已清楚美国在国际博弈中的做派。
换句话说,除非美国能够像中国一样对阿根廷展现出善意,否则美国的压力不仅无法让阿根廷疏远与中国的联系,反而可能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毕竟,没有国家愿意与一个反复无常、将大国政治当儿戏的国家建立深度合作。
首先,阿根廷对美国“阳奉阴违”,标志着美国霸权的衰退。之前,大多数国家因畏惧美国的威慑而不敢公开反对,但特朗普政府在俄乌战争、以巴冲突、伊朗核问题等方面的处理方式,让世界看到了美国的“外强中干”。事实上,美国现在面临着无法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困境,已经开始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

其次,中国实施稀土、锂电池、人工智能技术的出口管制,重创了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这可能让阿根廷产生了更多的独立想法。阿根廷人并没有忘记马岛战争,始终心怀一雪前耻的愿望。只要美国露出疲态,或者无法给英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阿根廷就有可能重新审视这些历史问题。换句话说,阿根廷并非美国认为的“死忠粉”,他们早有自己的盘算,只是目前还不方便公开表达罢了。

任何国家都不能永葆青春,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永远维持霸权。美国现在应该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国内改革,扭转贸易逆差,振兴基础制造业。继续挑起与中国和阿根廷的冲突,只会加剧美国的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