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的余威,先伤到了美国自己。
高盛的分析显示,美国消费者已承担了约22%的关税成本,如果关税维持现状,最终这一成本可能高达67%。另据耶鲁预算实验室估算,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使至少65万美国人陷入贫困。
美联储的降息成为了“全村人”的希望,但这一次降息的经济环境真的有些艰难:就业失业数据都很难看,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元信用遭受到了质疑......甚至还出现了美国存在滞胀风险以及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声音。
如果“高通胀”叠加了“高失业”,那么意味着留给美联储的空间不多了。不过,美联储降息意味着全球的大放水开始,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降息通常利好美股和美债,利空美元指数。对非美资产而言,美联储降息将会削弱美元资产的吸引力,驱动全球资金重新配置。
近期,最亮眼的莫过于A股与黄金,中国的楼市也“蠢蠢欲动”,美股也出现了很多变数,那么本轮放水之下,各类资产会去往何方?
搜狐号财经推出【全球市场风向标】活动,第一时间追踪市场变化,并特邀各位搜狐号财经大V分析师为大家解读趋势,第一谈我们聚焦股市、楼市与存款存在哪些变化。
@郭施亮的博客:对新兴市场来说,美联储步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对新兴市场股市和楼市的影响比较有利。作为市场资金情绪风向标的股票市场,短期受到的刺激影响可能会大于楼市。
从估值的角度分析,目前A股与港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明显低于欧美成熟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与美股市场三大指数的估值相比,上证指数与恒生指数的估值还不到美股三大指数的一半水平。因此,从估值的角度考虑,中国资产正处于估值修复阶段,中美市场之间的估值差距有望持续缩小。
从资金环境的角度考虑,目前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两融余额也基本上保持在2.3万亿左右的水平。在宽松的市场资金面环境的背景下,如果美联储开启新一轮的降息周期,那么将会为新兴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补充,股市的日均成交额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4年,美联储只降息了三次,降息周期低于市场的预期,反映在资本市场身上,A股与港股市场只是走出了短暂的牛市行情,持续性却并不强。与2024年相比,美联储降息的力度与降息的持续性可能会更强。一旦美联储开始步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那么对新兴市场的股市和楼市将会带来积极有利的影响。
@证券之星研究院:随着公募基金中报的陆续披露,基金大佬的最新动向浮出水面。当下,越来越多的大佬聚焦下半年市场,通过中报主动释放对于后市的研判观点。
谈及整体市场,中泰姜诚认为在过去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其实都有不错的获得感。
姜诚表示,要欣然接受这一点,因为确实有人赚钱了。然而,硬币也有另外一面,现在的股票价格不像十个月之前或一年之前那么便宜了,所以对于有些标的而言,它隐含的回报率下降了。
但他认为,从目前A股市场整体来看,包括港股市场,整个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整体,远达不到泡沫化的状态...但是弯腰就能捡到大钱包的机会在变少。
@凯恩斯:美元降息=全球宽松周期,宽松周期必然对应风险资产价格上涨。那么,牛市就会“随风起”和“顺理成章”。9月后,大概率国内货币政策也有利好。随着美联储降息,人民币利率和美元利率的倒挂情况会缓解,降不降息不知道,但央行降息空间是有了。若降息,利好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
另一件和我们关系较大的事,和创新药相关,有外媒报道说: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
这的确是利空,但你看中国芯片股走势这么好,不还是特朗普一个个利空推高的?创新药股比芯片股盈利能力更强,中国创新药领域和美国的创新差距更小,难道特朗普的针对,不应该是一个“潜在的利好”吗?
限制芯片,是因为中国真的没有EUV光刻机,限制医药,是因为中国的创新能力强,跨国药企要么从中国买专利(BD),要么将专利研发外包给中国企业(CRO)。限制中国创新药发展,拜登的《生物安全法案》不行,特朗普同样也不行。
具体到股票板块,CRO或有影响,因为对跨国收入的依赖,但对BD药企影响几乎为零,因为中国药企喜欢自己研发。
@郑重看股:从历史经验来看,预防式降息往往能支撑美股走强。比如1995年和2019年,美联储在经济尚未衰退时降息,标普500指数在半年内分别上涨了12%和15%。但这次有个特殊变量——纽约制造业指数暴跌21点至-8.7,创三个月新低,新订单和发货量几乎腰斩。这说明实体经济的疲软可能迫使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宽松,但也意味着未来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上升。
再聊聊科技巨头的冰火两重天。马斯克豪掷10亿美元自掏腰包买特斯拉股票,这可是他自2020年以来最大手笔的回购。市场把这解读为对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战略的信心背书,但帮主我得泼点冷水——特斯拉今年股价已经跌了54%,这次回购更像是“止血”而非“冲锋”。相比之下,苹果iPhone17首周销量超预期,京东预售1分钟就超过去年全天,在欧美市场交货周期也延长,这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但要小心英伟达的黑天鹅。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突然宣布对其启动反垄断调查,这已经是第二次“点名”了。更麻烦的是,美国司法部也在调查其AI芯片的垄断问题,英伟达正陷入全球合规风暴。
最后,咱们得把视角拉高。全球央行本周进入超级周,加拿大、英国、日本央行都将公布决议,这可能引发汇率市场的剧烈波动。作为中长线投资者,帮主我建议重点关注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和中美贸易磋商的进展,这两个变量将决定未来三个月的市场方向。
@江瀚视野:低利率环境正在倒逼用户寻找替代资产。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用户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收益更高的理财方式,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能够提供比定期存款更具吸引力的收益。
股市的高歌猛进为银行存款形成了出口。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和退市制度的完善,股市的优胜劣汰机制更加健全,优质企业的估值水平不断提升,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可以说,站在产业演进的高度审视这场资金迁徙,其实质是金融脱媒趋势下的必然结果。随着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速,居民部门通过多样化渠道参与实体经济发展将成为常态。但无论市场如何变迁,量入为出、分散投资的基本法则始终适用。唯有建立科学的理财框架,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机会,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仅代表各位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