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到了濒死边缘。
2025年,金像奖报名影片仅有40部,去年还有46部。
尔冬升说,如果报名影片跌到30部,金像奖很难找到赞助商。
想当年,就拿1993年来说,港片年产量能超百部。
“世界就这样倒塌了,不是轰然巨响,而是唏嘘一声。”
艾略特的诗形容港片的衰亡,恰如其分。
回首港片影史,我们会发现,那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讽刺的年代。
1994年,李连杰主演《中南海保镖》,香港政府给他配了9名保镖。
多年后,面对杨澜的访谈,李连杰说,那是一个讽刺的年代。

电影人文隽也说,那是香港电影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港片的创作环境像港片一样,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波德维尔语)。
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就以李连杰的视角,回顾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1982年,《少林寺》捧红了李连杰。
张鑫炎再接再厉,拍了《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反响平平。
有影视公司依旧看好李连杰,请他自导自演《中华英雄》。
这部电影,又失败了。
真正让李连杰翻红的,是嘉禾投资,徐克执导的《黄飞鸿》系列。

李连杰爆红,却很糟心。
两年期满,嘉禾并没有向李连杰支付酬金。
罗大卫真是嘉禾的好员工,对李连杰表示,没有给嘉禾拍足电影,是要不来钱的。
李连杰拿出合约,指出条款,如果嘉禾没有足够的片子拍,也要按照原定数额支付酬劳。
或许有人不明白,罗大卫为何要维护嘉禾,不惜与李连杰撕破脸。
其实还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罗大卫的母亲是刘亮华,嘉禾公司高层,同时也是嘉禾老大邹文怀的红颜知己。
他认定自己能够吃死李连杰。
李连杰要求解约。
罗大卫同意解约,但要答应他几个条件,比如以前借的10万美金,不还了,比如今后与嘉禾合作的电影,照样抽取佣金。再比如,今后十年内,无论在哪里排片,都要给佣金。
明目张胆的勒索。
李连杰把不满带到了片场,《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拍到一半,李连杰罢工。徐克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想要继续拍,嘉禾必须付清酬金。
这事儿让嘉禾很不开心,先付清酬金,安抚李连杰,寻求新的黄飞鸿。
曾与李连杰在《方世玉》中过招的赵文卓,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黄飞鸿的新扮演者。

李连杰与罗大卫的解约很快得到了解决,因为蔡子明出面了。
蔡子明幼时是广东童党首领,在荷兰混得风生水起,看到港片红火,创办富艺影业,准备大干一场。
要赚钱,需要人才。
富艺出品的《轰天龙虎会》,就有刘德华客串。

事实上,刘德华被人拿枪顶着脑袋(后来刘德华澄清,是他的经纪人被人拿枪指着脑袋),拍摄了这部电影。
那时候真是港片的黄金时代。有刘德华刘嘉玲客串,《轰天龙虎会》票房轻松过千万。
感受到电影明星的票房号召力,所以蔡子明积极招揽人才。
他看中了被罗大卫掌控的李连杰,果断解决了李连杰的合约问题。

蔡子明想要带着李连杰大干一场,计划拍摄《新龙门客栈》,还想要联合史泰龙,走国际化路线。
然而,1992年的4月16日,蔡子明身中9枪,当场死亡。
警方调查结果,外国杀手,应该与荷兰的交易有关。
然而,坊间还有别的版本。
有人怀疑是罗大卫,因为蔡子明抢走了李连杰。
从动机上看,这是成立的。然而,罗大卫出得起杀人的钱,真的有胆子?
除了罗大卫,嘉禾也遭到怀疑。
蔡子明死后,李连杰请姐夫担任经纪人。一年后,他在内蒙古发生车祸,去世。
面对这段死亡不断的岁月,李连杰只说了句,“大家都想要鸡蛋,不会杀掉鸡。”
无论凶手是谁,杀鸡取卵的事儿,没有人愿意干。

李连杰的经纪人是个高危行业。
兜兜转转,李连杰找到永盛的向华强。

熟悉香港电影的人应该知道,向华强是大佬。
向华强在香港的背景深厚,与历史上的新义安有关联。
新义安是戴笠门生向前创办,新义安第二代掌门是向华炎,是吕乐姑丈。
吕乐是香港四大华人探长之首(曾志伟父亲的顶头上司),上面有人,新义安蓬勃发展。
向华强就是向华炎的儿子。
看准电影行业这块肥肉,向华强创办永盛,转型非常成功。
向华强与李连杰签订三年合约,拍6部电影,给了7200万港币,提前预支3600万(当时利智在山东烟台投资房地产失败,李连杰急需用钱)。
这次合作也开启了他们长达几十年的交情。
2016年,《封神传奇》公映,李连杰、梁家辉、古天乐皆有参演,都是为了给向佐作配。

向佐,向华强的二儿子。
这部豪华巨制在商业上是失败的,而它成功展现了向佐他爹的朋友圈是多么豪华。
并非每个香港演员都和向华强关系融洽。
比如说周星驰。
坊间传闻,永盛给周星驰的片酬,只有70万。
一个是功夫皇帝,一个是喜剧之王,为何差距这么大?
因为周星驰的恩师李修贤将他转让给永盛,片酬依旧按照70万港币算。
总而言之,永盛有了周星驰李连杰,可谓春风得意。
在永盛时期,周星驰拍摄了《赌侠》《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等影片。
其中,1992年,香港十五大卖座影片中周星驰占了七个,前五名被周星驰包圆。

面对香港的创作环境,周星驰有移民计划。
周星驰也想像张国荣一样移民加拿大,然而他一度被拒绝。
加拿大方认为他和黑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永盛用王晶周星驰李连杰杀出一条血路,后来与创办银河映像的杜琪峰合作,坚守港片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讲,向华强是豪杰。
他与王晶的赌片系列,也为王晶晚年焕发生机埋下了伏笔。
《澳门风云》系列不叫好但叫座,票房近20亿。

黑帮涉足电影行业,也为电影圈输送题材和人才。
题材方面有《监狱风云》系列,《英雄本色》系列,赌片系列,《古惑仔》系列,《无间道》系列,《黑社会》系列等等。

香港黑帮片,拓宽了港片的疆域。
96年以后,港片逐渐走向下坡路,刘伟强的《无间道》系列横空出世。

传闻,刘曾担任14K的财务人员(无实锤)。
不过,刘伟强扬名立万的《古惑仔》系列,真的离不开真的古惑仔。
《古惑仔》中,擅长站队的基哥,本名李兆基,十三太保之一。

基哥为《古惑仔》系列带来很多创意,《古惑仔1》中,陈浩南与靓坤在球场撕逼,就是基哥的策划。
古惑仔们将公共空间视为地盘,是一种强盗逻辑,符合古惑仔的身份。
基哥能够浪子回头,离不开他的大哥,陈慎芝。

或许很多人对他不是很熟,他是十三太保老大,后来重新做人,信奉耶稣,让很多古惑仔从良,因此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成为牧师后,陈慎芝还担任电影顾问,《跛豪》《慈云山十三太保》《古惑仔》《毒·诫》《黑社会》等。
《古惑仔》系列中,外表小绵羊战斗力爆表的牧师就有陈慎芝的影子。

刘伟强成功转型为电影导演,为后来的《无间道》系列奠定了基础。
黑帮的存在滋养了港片。同时,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也害死了港片。
急功近利,就是用最少的成本,赚更多的钱。
黑帮为了赚钱,逼迫明星拍片,扰乱港片市场。
成龙、周润发被逼缴保护费,梁家辉被人拿枪指着拍片,梅艳芳被掌掴,刘嘉玲被拍艳照,徐克工作室被烧……
仅在1992-1994年,香港警方就受到娱乐圈达20多宗暴力事件。
每一个明星的不幸,都是香港娱乐圈的不幸。
有些导演很聪明,拍电影时邀请有黑帮背景的人参演,陈惠敏、李兆基都是热门人选。任达华也经常被邀请,因为他哥哥任达荣是警务处副处长。
当然,香港艺人的不安全感始终阴魂不散,选择离开成为潮流。
吴宇森、徐克、李连杰、成龙、周润发、张国荣等人,有机会就选择去好莱坞或者内地发展。
港片走向衰败,也和盗版肆虐有紧密联系。
97回归后,香港黑帮的传统业务(黄赌毒)遭到打击。
黑帮寻求转型,做盗版生意。
盗版业务需要严密的组织,良好的现金流,不错的地下信用体系。从事盗版业务,黑社会具有天然优势。
更重要的是,和黄赌毒等业务相比,盗版生意的量刑较低。
《黑社会2》中,古天乐饰演的大佬,就曾说过自己只想安安稳稳卖光盘。
其实就是做盗版生意。

盗版业带来暴利,正版市场遭到冲击,电影的成本回收压力越来越大,电影投资成为高风险行业。
港片陷入恶性循环。
1999年,坚守港片的杜琪峰为了拍《枪火》,去台湾才找到了250万的投资。
港片衰败,在新千年之前,就已经有征兆了。
和古天乐多次合作的杜琪峰曾说,古天乐,香港最后的小生。
这是对古天乐的褒奖,也流露着香港演员青黄不接的尴尬现状。
古天乐一枝独秀的时代到来了。
然而,最耐人寻味的是,2021年,洗米华被抓后,古天乐的电影,进度也慢了。
至于里面有怎样的因果链条,是另一个大话题了。
2025年国庆档,《风林火山》公映,金城武、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相当豪华的阵容,然而它在内地票房不能过亿。
我们要承认,一个时代结束了。
那个喜剧看周星驰,功夫有成龙李连杰,黑帮片看发哥的黄金时代,已经不见了。
陪伴内地观众成长的港星,尽皆老去甚至离去,只留下风继续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