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累死地勤兵,气死飞行员,中国空军105架歼-11战斗机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9-19 19:48:04
0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还是老旧的歼-6和歼-7。当时周边国家已经开始装备先进的F-15、F-16等第三代战机,相比之下,中国空军的装备水平明显落后,这种差距让军方倍感压力。

1992年,中国空军迎来了重大转机,从俄罗斯引进了首批24架苏-27SK战斗机,其中包括18架单座型和6架双座型。这批战机性能远超国产机型,不仅动力强劲,机动性也相当出色,很快就成为空军的明星装备。苏-27的到来让中国空军首次拥有了真正的重型制空战斗机,其远程作战能力和大载弹量优势,让空军具备了高空高速作战能力。1995年,中国又追加订购了22架同型号战机。

1996年底,中俄签署了价值约25亿美元的技术转让协议,授权沈阳飞机公司组装200架苏-27SK。不过实际生产只完成了105架歼-11A就停止了,因为后来转向了国产改进型号。这些歼-11A基本是使用俄罗斯提供的零部件组装而成,发动机、雷达等核心部件都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很低。

组装工作从1998年开始,首架飞机下线后,2000年首批交付部队使用,直到2007年停产,共生产了105架。这些战机主要承担制空任务,填补了中国空军在重型战机领域的空白。

但引进和组装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俄罗斯在技术时有所保留,没有转让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等核心技术。中国工程师不得不自行研究技术文件,弥补技术缺陷,这为后续的国产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歼-11A机身长21米,翼展近15米,配备两台AL-31F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2.35马赫,作战半径约1500公里。空军将这些战机部署在重要基地,用于培训飞行员和维护人员,逐步适应俄式装备的特点。初期服役时,部队士气高涨,因为有了能与周边国家匹敌的先进战机。但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暴露。

歼-11A刚装备部队时备受重视,但地勤人员很快就发现维护工作异常繁重。每架战机有超过15000个零部件,需要使用19种特种油料,这些几乎全部依赖俄罗斯进口,不仅价格昂贵,供应还不稳定。每次飞行前需要2小时进行全面检查,飞行后的维护时间更是超过10小时。

检修时需要拆卸数百个螺丝,重新安装时不能有任何差错。工具管理极其严格,哪怕丢失一块抹布,整个中队都要停工寻找,因为任何异物都可能引发事故,相关责任人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AL-31F发动机虽然动力强劲,但翻修寿命只有300小时,总寿命900小时。更换一台发动机需要几十人工作三天,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在南方沿海地区,湿热多盐的环境导致电路绝缘性能快速下降,电子故障频发。1996年广东遂溪基地遭遇强台风,多架苏-27受损,只能更换新机。这些情况暴露了俄式设计与中国使用环境的不适应性。

地勤人员戏称飞一次趴三天,这并非玩笑,高强度的工作让很多人疲惫不堪。飞行员也面临困扰,航电和武器系统相对落后。配备的N001E雷达采用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耗电量大但精度低,探测距离仅80-100公里,在电磁干扰下容易丢失目标。虽然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但一次只能攻击1个。

R-27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需要载机持续照射目标,限制了战机的机动性。在演习中,R-27曾创下20发全部脱靶的尴尬成绩。国内对抗演练中,歼-11A经常不敌歼-10A。国际演习表现也不理想,2010年安纳托利亚之鹰演习中,以1:8惨败于土耳其F-4E;2015年鹰击-2015中泰联合演习,在探测到目标前就被泰国鹰狮战机的AIM-120导弹锁定。这些问题让飞行员有力使不出,严重影响了训练信心。

虽然歼-11A在21世纪初是中国空军唯一的远程重型制空战机,在转型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日益明显。俄式设计理念与中国使用环境的冲突,使得维护和作战都面临诸多困难。地勤和飞行员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歼-11A的经验教训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宝贵财富。在组装过程中,中国工程师通过补全俄方缺失的技术文件,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引入复合材料,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高了机体强度。针对AL-31F发动机寿命短的问题,维修厂通过技术攻关,将总寿命从900小时提升到2000小时。

这些经验为国产发动机研发奠定了基础。太行涡扇-10发动机从2000年代初开始研制,2009年首批装备歼-11B,其推力超过AL-31,解决了心脏病问题。歼-11B在歼-11A基础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完成了机体、材料和动力系统的国产化。

航电系统升级为国产先进飞控和雷达火控系统,综合性能显著提升。歼-11B空重减轻700公斤,机体寿命增加1万小时,雷达反射面积从15平方米降至4平方米,电子战设备实现内置化。雷达罩改为侧开式设计,便于维护。新型雷达可同时探测20个目标并攻击6个,还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成为真正的多用途战机。共生产6架原型机,由试飞员毕红军首飞。海军版歼-11BH于2013年停产。

双座型歼-11BS/BSH采用电传飞控系统。歼-11D曾尝试换装主动相控阵雷达,但最终终止研发,转为升级歼-11B。2017年复产的歼-11BG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航电系统全面升级。

截至2018年,歼-11系列总产量约450架,其中歼-11A占105架。国产化进程使中国掌握了重型战机技术,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转变。歼-11A的经验教训直接推动了这些技术突破。可以说,正是这些维护和飞行中遇到的难题,加速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但这些战机为中国空军转型争取了宝贵时间,推动空军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变。

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原装苏-27SK和UBK已全部退役。105架歼-11A大多转为二线训练任务,不再承担一线作战。部分战机加装国产导弹告警系统,提升了生存能力,但整体性能已经落后。空军主力已转向歼-11B、歼-16和歼-20等新型战机,这些机型充分吸收了歼-11A的经验教训,性能大幅提升。

预计歼-11A将在2030年前后完全退役,目前主要用于教学和模拟训练,帮助新飞行员熟悉重型战机操作。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侧卫系列战机机队,总数约300架,包括多种改进型号,服役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歼-11A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空军从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完整轨迹。

早期依赖俄罗斯技术时遭遇的维护困难和作战局限,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实现了技术跨越。地勤和飞行员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为航空工业腾飞奠定了基础。如今,虽然这105架战机已不再是主角,但它们留下的宝贵经验仍在发挥作用。未来,空军将继续优化装备体系,歼-11系列的经验将应用于新一代战机研发。这段发展历程生动说明,技术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突破。

相关内容

万国黄金集团(03939....
万国黄金集团(03939.HK)公布,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主要股...
2025-11-06 23:00:11
股票行情快报:瑞达期货(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6日收盘,瑞达期货(002961...
2025-11-06 23:00:06
美股盘前丨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时政新闻】 中国是否会撤销对美国美光公司的禁售?商务部回应:中方...
2025-11-06 22:59:23
Kar98旋转后拉枪机 被...
2025-11-06 22:58:58
超50亿元资金涌入!首批巴...
6亿元的额度,却引来了超50亿元资金的疯抢,首批巴西ETF卖疯了。...
2025-11-06 22:58:40
原创 ...
10月22日的黄金市场风云涌动,早盘一度跌到4004.46美元/盎...
2025-11-06 22:58:09
股票行情快报:中国黄金(6...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6日收盘,中国黄金(600916...
2025-11-06 22:32:23
一边黄金时代,一边至暗江湖...
香港电影到了濒死边缘。 2025年,金像奖报名影片仅有40部,去年...
2025-11-06 22:31:25
陇南:山坡披金甲,枝头挂“...
深秋时节 陇南大地层林尽染 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正在...
2025-11-06 22:30:37

热门资讯

美股盘前丨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纳... 【时政新闻】 中国是否会撤销对美国美光公司的禁售?商务部回应:中方愿与美方相向而行,共同做好两国元首...
超50亿元资金涌入!首批巴西E... 6亿元的额度,却引来了超50亿元资金的疯抢,首批巴西ETF卖疯了。 近日,易方达伊塔乌巴西 IBOV...
股票行情快报:中国黄金(6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6日收盘,中国黄金(600916)报收于8.25元,上涨0.12%...
程先生投资“国际黄金”,被骗1... 金价持续上涨 让不少人动起了 投资黄金的念头 随之而来的是 多种多样的涉黄金新型诈骗 近日 经开区居...
助力布局科技核心资产,港股通科... 格隆汇11月6日|在全球AI产业加速迭代与国产化突破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持续展现出强劲成长动能。为...
一个未知的团体在链上把 706...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吴说获悉,据 @EmberCN 监测,4 小时前,一个未知的团体在链...
原创 美... 11月4日,美国的农产品贸易代表团在中美经贸关系的关键时刻,率先走进了中国的国门,与中国国际贸易谈判...
公司数据加密软件有哪些?必备5... 公司数据加密软件有哪些?必备5款企业级加密软件分享,太值了!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企业数据安全面临着前...
美印关系破裂?特朗普对印度加 ... 前言 2025年8月27日零点,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和印度这对曾经的“老伙伴”身上。美国对印度的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