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特朗普真的生气了。10月10日,他在“真实社交”上发文,指责中国对稀土设备和技术出口的管制是一场贸易上的敌对行为。美国据说会考虑大幅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原本计划在韩国APEC峰会上与中国的会谈也可能因此取消。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升级,似乎真的打到了美国的要害。要知道,全球用来制造稀土设备的材料和部件,约有90%来自中国,在稀土的产业链中,中国处于垄断地位。以前中国只管制国内的稀土出口,不涉及其他国家生产的稀土出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疏忽,而是给美国留了一条“口子”,也给双方留出一个缓冲的机会。
显然,特朗普不买账,也难以理解我们的善意,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各种贸易制裁手段,其中就包括一项新的规定:使用美国设备的芯片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甚至连在中国境内的外国芯片企业也会被牵连。中国这次升级稀土出口管制,也被不少人解读为向美国学习的做法。
9月时,美国的一家战略金属公司与巴基斯坦签署了5亿美元的稀土投资协议。9月24日,巴基斯坦带着2吨稀土样品“献给”美国,这让特朗普一度看到了破解稀土困局的希望。结果从9月底到10月初,美国突然把几十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实施出口管制,并且还打破国际惯例,推出一个“穿透性规则”,把出口限制扩大到数千家中国企业。
在西方一些人看来,似乎没有“善意缓和”的逻辑:如果你不打出筹码,别人就不会让步。既然美国步步紧逼,中国也不会手下留情。中国最新的管制,几乎切断了美国获取稀土的所有通道,同时也警醒了那些想借稀土向美国拍马屁的国家。
美军声称还有500吨稀土储备,但这点量只够让洛克希德等公司用大约6个月。美国虽然在加紧投资稀土矿、建设工厂,但根据美国专家的评估,想要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特朗普一直对自己手中的牌充满信心,甚至宣称要在10月底前解决大豆问题。但大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又增添了新的麻烦。
其实他说要取消在APEC上的中国会谈,也许只是自我找台阶,因为自始至终,中国并没有同意这个会谈计划,特朗普很可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
中国在对美贸易战中的招数并不多,但每一招都直指美国的要害。现在特朗普正处于连环挫折之中,不仅在中国这边吃了瘪,连在印度也碰了钉子。不知道这场他主动发动的“对华对抗”最终,会不会让他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