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总统最近表现得异常愤怒,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次是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反制措施。特朗普在声明中表示,从11月1日起,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如果这一新关税政策实施,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将升至130%,接近今年早些时候的145%峰值。
10月6日,中国商务部一日内发布了6条公告,宣布将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及原辅材料、钬等5种稀土元素、锂电池以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进行出口管制。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商务部发言人随即回应,强调中方此举是依法进行,符合国际惯例,旨在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同时,调查显示,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中国的稀土产品转移或加工后,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这对中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也对国际和平稳定构成不利影响。
根据最新公告,中国公民及法人不得未经许可为境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性材料制造等活动提供帮助。此外,部分含中国成分的稀土及相关技术也被列入了出口管制清单。此次中国的出口管制清单还新增了数种稀土元素和几十种稀土加工设备,包括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了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精炼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稀土磁体制造。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此举是在充分利用其在稀土资源及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回应美国及其盟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打压。
尽管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正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中方的出口管制措施无疑将加强中国对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控制。彭博社分析称,这一措施的实施可能对即将进行的贸易谈判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自2025年8月12日起,双方决定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并保留对剩余10%关税的征收权。因此,中国的出口管制将在11月8日生效,恰逢中美关税“休战期”结束的前一天。有报道称,中美元首可能将在10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会面,预计两国将达成“相当大的突破”。
美国对中国商务部发布的这一系列公告反应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特别是在稀土问题上,美国似乎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案。当记者询问特朗普对中国加大稀土出口管制的看法时,他表示对此事刚刚得知,并称美国是进出口大国,相信可以适应中国的新措施。他还透露已委托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处理此事,并威胁道:“我们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或许我们不得不停止这样做。”这一表态显得充满无奈,并不符合特朗普一贯的强硬风格,显示出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无力感。
《联合早报》引用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李明江的观点,称尽管中国控制了全球70%的稀土资源,但俄罗斯、巴西、美国等地也有稀土矿藏,技术上并非难以克服。然此观点忽视了一个事实: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成本和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度。中国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早已在全球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美国已深知。
美国半导体产业尤其容易受到中国稀土管控措施的冲击,因为芯片生产依赖于稀土等重要原材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早在今年4月就曾预测,如果中国拿出稀土这张“王牌”,特朗普将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半年后,这一预测已然成真。美国军工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控将影响美国军方的武器生产,涉及超过1000个武器系统和2万个零部件。
如今,特朗普再次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迫使中国做出妥协,最终结果如何,仍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