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加征100%关税的檄文还热乎着,令人猝不及防的是特朗普又改口了。在他自己搞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特朗普发文称,美国只想帮助中国,没想过伤害中国。想必中方也不希望自己的国家陷入经济大萧条。前一天还在吹100%关税的檄文,第二天就说“只想帮助中国”,这明显是特朗普惯用的“先吓后稳”的典型套路。
比如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2018至2019年,关税谈判期间,特朗普曾多次先扬言大规模加税,然后又释放缓和信号。
再比如在伊朗核问题上,他多次动用军事威胁,之后再通过官员、媒体释放外交解决伊核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可以说,特朗普的“先吓后稳”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惯用心理战套路:先高调威胁,制造紧张和恐慌,再留缓和空间,让对方和市场先承受心理压力,同时为自己争取谈判筹码。
值得玩味的是,紧跟着特朗普的发言,美国副总统万斯也放软了口风,受访时当众称,特朗普很看重同中方之间的友谊,希望同中方开展理性对话。但同时也表示,美国手里还有不少的“牌”。
万斯说,“特朗普很看重同中方的友谊,希望理性对话”,听起来温和。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说的最后一句“美国手里还有不少牌”,这是典型的暗示性威慑:明面上示好,安抚市场;背后却保留随时加码的可能,所以这不是单纯的让步,而是一种软硬结合的心理战。我们绝不能对其掉以轻心。
其实特朗普100%关税若真的实施,对美国的冲击波,是远远大于中国的。
美国圣诞季和黑色星期五即将来临,黑色星期五通常是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标志着美国圣诞购物季正式开始。之所以称为“黑色”,指的是零售商从账面红字的亏损转为黑字的盈利,后来演变成疯狂购物、促销的代名词。
美国圣诞季和“黑五”都是零售旺季,对进口商品依赖高。因此目前零售商们都在加紧备货。如果特朗普贸然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圣诞树、彩灯、玩具等进口商品的成本将会暴涨,特朗普的支持率可能将随之下跌。
特朗普当然知道“中美贸易战”打不起也不能打,所以才把关税生效时间定在11月1日。APEC期间,美国把100%关税挂在嘴上、装作是给中国的头顶上悬了一把刀威胁,但实际上不敢真的落地,就是在“虚空造牌”,给自己和中方的谈判留了空间。
和特朗普交手这么多年,中方对他的套路早已摸得透熟。中方心中有数、节奏可控,他的套路搞得再大,也难以撼动中方的战略自信。
中方不仅不慌,梯次反制策略也早已排好:稀土管制12月生效,比关税晚一个月,既能观察美国反应,又能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高位操作,让特朗普自己成了心理被动的一方,摇摆不定。
特朗普和万斯这一套软硬结合的操作,看似在示好,实则在试探中方底线和市场反应。中方既不急于回应,也不怕应对,这才是战略自信所在:既能观察局势,又能在必要时收放自如。
短期来看,美国市场短期波动和供应链压力巨大,节日旺季购物、库存紧张、价格上涨,这些都会直接压在特朗普和美国企业头上。长期来看,中方通过梯次反制和节奏掌控,把主动权牢牢握在手里,同时保留谈判空间,逼美国先背心理压力。
总之,中方的淡定不是掉以轻心——保持警觉,才能真正掌握局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