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更有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曾经紧跟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的加拿大,为什么突然派外交部长访华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贸易博弈?西部省份的油菜籽出口暴跌76%,农户损失惨重,这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当盟友反转,美元霸权遭遇冲击,特朗普的关税策略还能持续多久?
最近,北京将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她将在一天后抵达北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两国的贸易关系,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回顾历史,2024年,美国政府率先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战略性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车的关税将从25%提升至100%。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加拿大也迅速跟进。2024年10月1日,加拿大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并在10月22日进一步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
当时,加拿大政府对外的理由是“保护本土产业,保持与美国的战略一致”,但却刻意回避了加拿大在经济上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2024年,加拿大对华油菜籽的出口量达6131.61万吨,占中国油菜籽进口总量的96.02%,贸易额高达36亿美元。
然而,这一“政治优先”的决策很快带来了反噬。2025年3月8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从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油菜籽、豌豆等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对加方歧视性措施的反制。这一精准打击,直接命中了加拿大经济的“软肋”,将由美国引发的贸易战推向了高潮。
中国的反制措施开始显现出毁灭性效果。加拿大统计局2025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加拿大对华油菜籽的出口量仅为36万吨,同比大幅下降70%。到了8月,形势愈加严峻,单月出口量同比暴跌76%。曾经堆满港口的油菜籽如今滞留在西部农场,价格较2024年峰值下跌42%。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中国市场的加拿大农户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的四万名油菜籽种植者,每家平均损失高达12万加元,负债率飙升至60%以上。加拿大农业协会的调查显示,80%的农户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下一季的种植成本,部分农场已开始破产清算。而且,加拿大试图转向澳大利亚填补油菜籽出口的空缺,但中国从澳大利亚的油菜籽进口量激增230%,完全替代了加拿大的市场份额。
加拿大的汽车产业同样陷入困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数据显示,由于加征关税,加拿大汽车对华出口量暴跌99%,本土汽车企业被迫关闭两条生产线,导致12000人失业。经济压力迅速转化为政治压力,西部省份的省长多次组团访华,寻求解决方案,甚至联名致信联邦政府,要求立即调整对华关税政策。
2025年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宣布,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将于10月16日至17日访问中国,此次访问是两国总理9月会议后又一次高层交流。消息一出,渥太华已经释放出缓和信号: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计划单方面降低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工产品等的关税,作为改善贸易关系的“信号”。
10月16日,阿南德抵达北京当天,加拿大外交部公开表示,访华的核心议题是“以对等方式解决贸易分歧”,并暗示可能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换取中国解除对加拿大油菜籽等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期待通过此次访问加强战略沟通,推动中加关系回到正确轨道。这一访问被外界解读为加拿大“倒戈”,标志着加拿大彻底脱离了美国主导的对华关税联盟,成为首个公开“破局”的盟友。
就在阿南德访问中国的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10月16日在华盛顿紧急发表声明,表示对华加征100%关税“未必会落地”,公开释放缓和信号。这一“灭火”言论背后,反映出美国自身的经济困境:高盛集团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已经承担了22%的对华关税成本,预计到年底这一数字将飙升至55%,国内零售行业多次抗议关税推高商品价格。
更让美国感到焦虑的是,盟友的倒戈引发了连锁反应。加拿大的“倒戈”引发了欧盟内部的争论,德国、法国等汽车出口大国明确表示反对跟进对华加税,担心重蹈加拿大覆辙。美国试图构建的“反华贸易联盟”出现了裂痕,而美元霸权也因此受到冲击——如果中加贸易恢复本币结算,美元在北美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削弱。
从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博弈来看,根本问题在于经济规律对政治操控的纠正。加拿大通过76%的油菜籽出口跌幅,证明了追随霸权的代价远远超过收益;而美国财政部长的紧急劝阻,则暴露了关税策略已力不从心。截至10月16日晚,阿南德与王毅的会谈仍在继续,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油菜籽合约已应声下跌5%,市场已经用最直接的方式预测了这场贸易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