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开始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因为中国拒绝进口美国商品,特朗普现在正考虑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做出重要让步。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迅速发展,虽然美国希望限制中国整车进入其市场,但美国的汽车厂商却严重依赖海外零部件。比如中国曾限制稀土出口时,直接威胁到美国车厂的生产。现在,美国在汽车关税上的让步程度有多大?中国是否会因此重新开始进口美国的大豆?
今年3月,特朗普曾坚决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征收25%的永久关税,声称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但仅仅两个月后,他便开始反悔,提出如果福特、丰田、本田、特斯拉、通用等汽车制造商将最终组装环节设在美国,就可免除25%的关税。这是一次非常大的让步,毕竟之前,日美协议中的汽车零部件税率仍高达15%。为什么突然改变立场?实质上,美国车企的压力已经大到无法承受,正如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时给美国车厂带来的威胁一样,美国车企现在也深深依赖中国的汽车零部件。
以特斯拉为例,其上海超级工厂依赖超过400家中国本土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从车门、电机到电池组、自动驾驶电脑等,几乎所有零部件都由中国制造,且本土化率超过95%。更重要的是,这些零部件不仅供应特斯拉在中国的需求,还服务于全球市场。其他车企也类似,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部件大量依赖中国。如果美国对中国零部件征税,这些生产线将会停摆。因此,特朗普的让步并非出于好意,而是因为美国车企实在是顶不住了,再不豁免关税,美国汽车业可能会陷入困境。
那么,中国会因为特朗普的汽车关税让步而重新进口美国的大豆吗?答案并不简单。现在正是美国大豆的丰收季节,但美国大豆农民并没有收到中国的订单,仓库里堆满了大豆。2024年,美国的大豆期末库存预计将达到3.8亿蒲,2025年可能还会维持这个水平,库存压力巨大。中国以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但现在采购重心已转向巴西和阿根廷。2024年,中国将从巴西进口7465万吨大豆,占总进口量的71.1%,从阿根廷也有410.2万吨。美国已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供应商。
更重要的是,中国明确表示,特朗普曾要求中国大幅提高大豆进口量,但中国外交部回应称,贸易障碍全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造成的,意思是“只要关税不取消,中国不会增加大豆进口”。尽管在今年5月中美双方进行了谈判,美国取消了91%的加税,中国也回应取消了一些反制关税,但很快美国又开始实施新的限制措施,导致中方对美国的诚意产生疑虑。
现在,中国已经摆脱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不仅供应稳定,而且价格更有优势。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频频呼吁重启谈判,盯着大豆进口,但问题的根本并未解决——美国依然没有彻底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甚至在其他领域继续施加限制。正如当初稀土事件一样,美国表面强硬,实则在许多方面都依赖中国。现在,特朗普又试图通过让步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换取大豆订单,这种做法显得太过天真。
归根结底,这一切的本质和之前的稀土争端、104%关税危机类似。美国虽然表面上很强硬,但实际上离不开中国。美国依赖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大豆出口也需要中国支持,但却迟迟不肯完全取消关税。只想通过小小的让步换取更大的好处,但中国早已不再受这种把戏的影响。美国若真有诚意,就应该彻底撤回那些不合理的加税政策,而不是在某些领域做出有限让步,继续在其他地方进行打压。
如果美国不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彻底取消这些不合理的关税,中国是不会轻易做出让步的,大豆订单依然会倾向于巴西和阿根廷。最终,美国只能继续面对库存积压的困境,全球贸易也将受到更大影响。这一切,最终都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所导致的后果,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美国要真正纠正错误,而不是仅仅依赖象征性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