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2日的二季度,上市港股ETF数量已经追平一季度。从标的指数来看,有的是全新赛道,有的则看似“旧赛道”,但因发布机构不同而具有新意。从公募持仓数据来看,投资者对港股的投资需求更为强烈。
易强/文
进入二季度之后,公募基金对港股的布局力度继续加大。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5月12日,基金公司自4月初以来申报的港股ETF(仅跟踪港股指数,不含沪港深ETF)已经达到10只,其中4只申报于5月。另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同期,新上市港股ETF已经有4只,与一季度持平。
而在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对港股的持仓水平已创下历史新高。在其重仓持有的股票资产中,港股权重达到19.89%,环比提高5.32个百分点,同比则提高8.62个百分点。
从正在申报及新成立的港股ETF来看,标的指数进一步丰富。其中,有的指数此前从未有挂钩产品,比如恒生港股通50指数,有的指数则虽然看似“旧赛道”,却因发布机构不同而具有新意,比如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发布的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
对投资者来说,这些新成立以及将于未来成立的产品意味着更多的投资选择。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港股ETF份额规模合计4135亿份,较年初(3647亿份)增长13.38%。二级市场上,港股ETF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金额合计484亿元,较2024年(日均219亿元)增长1.21倍。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虽然波动较大,但仍领先全球主要市场。截至5月12日,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17.40%和21.92%,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及日经225指数同期涨幅分别为-0.32%、-0.64%、-3.12%、-5.64%。
新产品加速推出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5月12日,基金公司二季度申报的港股指数产品有13只,其中3只为普通指数基金,10只为ETF。而在整个一季度,基金公司申报的指数产品是11只,其中包括7只ETF。
从新上市产品数量来看,截至5月12日,二季度上市的港股ETF有4只,即工银港股通创新药ETF、永赢港股医疗ETF、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ETF及华宝港股通红利ETF,已经与一季度持平。
上述数据说明,基金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港股ETF。
从标的指数来看,二季度上市及正在申报的ETF涵盖科技、消费、创新药、人工智能、央企红利等多种行业或主题。其中不乏新的投资品种,比如景顺长城申报的恒生港股通50ETF、鹏华及汇添富申报的国证港股通消费ETF等。
这些新品种中,有的代表着前所未有的赛道,比如景顺恒生港股通50ETF,其标的指数是恒生指数公司2025年1月才发布的恒生港股通50指数。根据编制方案,这只指数的成分股是近6个月日均成交金额排在前50位的港股通标的,比如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等。
有的则看似“旧赛道”,但因编制机构不同而有新意,比如富国基金正在发行、鹏华基金及汇添富正在申报的港股通消费ETF。其标的指数是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发布的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
根据编制方案,上述指数的选样指标综合考虑了市值及成交数据,有50只成分股,前三大成分股分别是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及安踏体育,权重分别为11%、10.37%及7.79%(截至4月30日)。
事实上,鹏华基金旗下已然有一只港股通消费ETF,即鹏华香港消费ETF,其上市时间是2021年8月,标的指数是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港股通消费港元指数。
上述指数的成分股也是50只,前三大成分股是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及小米集团-W,权重分别为17.90%、15.09%、13.93%。除了鹏华基金,易方达、华夏及银华基金旗下也各有一只跟踪该指数的ETF产品。
再比如港股通科技主题ETF。5月12日,广发基金申报的港股通科技主题ETF跟踪的是恒生指数公司发布的指数,其成分股有30只,而市场上已有的7只港股通科技ETF,比如工银港股通科技ETF及国泰港股通科技ETF,则分别跟踪的是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及中证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其成分股分别为30只和50只,皆不含优必选及VTECH HOLDINGS。
除了宽基ETF及主题ETF,创新药、汽车等行业主题ETF也是基金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
比如华宝基金申报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其标的指数是恒生指数公司发布的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有35只成分股。与港股通消费赛道相同,创新药也是“旧赛道”,市场上已经有5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其标的指数有2种,分别是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汽车方面,富国基金旗下的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ETF于4月获批后,正在募集资金,其标的指数是恒生指数公司发布的港股通汽车指数,有39只成分股。市场已有的两只港股通汽车ETF,即华夏中证港股通汽车ETF及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ETF,其跟踪的则是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指数,有38只成分股。
资金继续流入,规模增速超10%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5月12日,上市港股ETF已有101只,规模合计3549亿元,涵盖的标的指数有43种。
从投资类型上看,港股ETF分为两类,一类是QDII(有外汇额度限制,可投资全部港股标的),有36只产品,规模合计1763亿元,一类是港股通ETF(无外汇额度限制,仅投资港股通标的),有65只产品,规模合计1785亿元。
标的指数方面,QDII类港股主题ETF涵盖15种指数,其中既有恒生指数等宽基指数,也有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国企等主题指数,也有港股通创新药、恒生消费等行业指数。
从规模上看,截至5月12日,规模排名前三的QDII类港股主题ETF的依次是跟踪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业及恒生指数的ETF,分别为894亿元、263亿元及163亿元。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产品有10只,也是排在首位,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生物科技、恒生消费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产品都是3只,并列第二。
就单只产品而言,规模排在前三的QDII类港股ETF依次是华夏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及华夏恒生互联网ETF,分别为284亿元、261亿元及251亿元。
港股通ETF涵盖的指数则有32种,规模排在前三的依次是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国证港股通科技及中证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的ETF,规模分别为562亿元、227亿元及199亿元。产品数量上排在首位的是跟踪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的ETF,有6只,其次是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有5只。
就单只产品而言,规模排在前三的港股通ETF依次是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港股通科技30ETF及景顺长城港股科技50ETF,分别为502亿元、227亿元及155亿元。
整体而言,2025年以来港股ETF继续保持资金流入趋势。截至5月12日,其份额规模为4135亿份,较年初增长13.38%。
港股仓位历史新高,权重占两成
从公募最新持仓来看,港股资产所占权重也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一季度末公募重仓持有的港股标的市值合计6025亿元,环比增长28.55%,同比增长82.21%。同期,在公募重仓持有的股票资产中,港股所占权重为19.89%,环比提高5.32个百分点,同比则提高8.62个百分点。
在31个港交所二级行业中,半导体、汽车及专业零售行业一季度获公募基金明显增持,期末重仓市值分别为292亿元、354亿元及1204亿元,在公募重仓港股市值中的权重依次为4.85%、5.87%及19.98%,环比分别提升2.55个、1.50个及1.32个百分点。
软件服务行业仍然是公募第一大重仓行业,期末重仓市值为1283亿元,权重为21.29%,环比提高0.29个百分点。
同期,权重降幅较为明显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及天然气、旅游及消闲设施、公用事业,期末权重分别为2.85%、1.97%及1.08%,环比分别下降1.37个、1.22个及1.01个百分点。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张湛及潘令旦表示,随着港股市场IPO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选择在港股上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特色。
本文刊于05月1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