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为了对美国妥协,又有新动作,与此同时,也暴露台军试图和解放军“打持久战”的意图。大陆应该如何应对?实际上,根本不用担心,赖清德显然忘了我们的手段有多厉害。
最近有美国政府的内部文件显示,特朗普发出的关税威胁,目的不仅仅是聚焦于贸易范畴,而是延伸到了国家安全和军事领域。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只是为了和各贸易伙伴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利用贸易战的恐惧氛围,不仅仅是为了争取更好的贸易协议,还有意将之作为一种“谈判利器”,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甚至达到扩展美国在全球的军事部署和影响力的目的。
以驻韩美军为例,美国利用贸易谈判作为筹码,推动韩国政府在军事开支方面,做出巨大的让步。美方要求韩国提高军费支出,并且增加对驻韩美军的经费分担比例。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还迫使韩国在国防预算上承担更多财务负担。
(美韩军事合作)
这种将经济制裁与军事利益捆绑在一起的策略,不仅适用于韩国,也被施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印度、印尼以及台湾地区等都被要求增加防务支出,并购买美制武器。
对台湾而言,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台湾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做出让步,更是在军事采购上频频出手。最新的消息是,台湾计划在已订购的29套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基础上,再追加28套,交付后总数将达到57套。
(海马斯火箭炮)
从台方的动作上看,此举除了是在向美国示好,还可能是想增强所谓的“吓阻能力”,和解放军“打持久战”。
要知道,台湾的采购清单中不止有“海马斯”,还有计划中的M109A7自行火炮。再到如今计划增购28套“海马斯”,台当局的小心思已经昭然若揭,分明就是想不断武装自己。
台军内部将“海马斯”视作关键的战力提升点。首个“海马斯”连的成立,被台湾防务部门视为重大进步,并计划派遣更多精锐士兵前往美国接受训练。这无疑是一种“打持久战”的策略,通过持续不断的军事准备,来提高所谓的防御能力。
只不过,台当局可以得逞吗?很明显,赖清德忘了大陆的手段有多厉害。台军似乎低估了大陆的情报和军事监控能力。
(当时台军“海马斯”被拍到的画面)
比如在5月份的时候,台军“海马斯”火箭炮的试射计划,便被大陆精准找出了行动路线,彻底暴露了台军的动向。
既然能确定海马斯的路线,那凭借我们的打击手段,对其进行清除必然是小事一桩,更何况,这次甚至都没有用上解放军的监控手段,那么这也能看得出来,台军所谓的“吓阻”能力,在我们眼中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
从以上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亚太地区,期望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霸主的角色,更想通过经济杠杆捆绑安全利益。这样的手法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一定成效,长期却可能激化地域紧张局势,加剧各方之间的不信任。
(赖清德再不悔改,会酿下错误)
对台湾地区而言,虽然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然而,这种依赖性带来的不仅是持续的财政压力,还有对美国的不断妥协。更何况,台湾对美军购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我们已经一再强调了很多次。如果台当局还不知道悔改的话,那下场注定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