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债市呈现偏强态势,一改此前颓势,纯债基金的收益率均值回正。然而,有关债基大额赎回的压力依然不减,记者注意到,尽管权益市场震荡反复,但此时资金分流避险的意愿并不高;另一方面,债券ETF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有分析指出,在政策利好、产品创新的背景下,交易型的债券基金备受关注,也是此类产品规模增长的推动力。
宽松预期下债市平稳偏强
上周(11.10-11.16),债市呈现宽松预期下的偏强态势,信用债表现强于利率债,买方力量表现积极且活跃。尽管资金价格有小幅抬升但是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态度坚决,银行间资金面总体保持稳定,债券市场利差稳定在较低水平。
在此背景下,纯债基金的单周业绩较前一周有所修复。Wind统计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债基金的单周业绩均值回正,分别录得0.07%和0.04%。头部业绩产品当中,百嘉百盈纯债达到0.49%,是纯债基金当中上周业绩最好的一只。
总体来看,央行宣布重启国债买卖之后,政策意图大概率认为利率水平处于合意水平,除了完善收益率曲线,也丰富了流动性管理工具,即便在政策中性假设下也天然有调控收益率曲线上行幅度、压低资金利率价格的效用,因此短期内利率易下难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转债市场在创出阶段新高后呈现高位震荡格局。有分析指出,当前“高切低”迹象明显,关注风格切换。财通证券的研报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临近年末,机构出于持盈保泰需要,操作策略趋于保守,资金转向低位股以求安全。另一方面,当前市场风偏有所下降,部分资金转向防御。后续可关注市场风格切换的持续性及受益方向表现。
诺安基金分析指出,在政策托底经济意图显著、外部环境逐步稳定可预期,国内居民的信心处于逐步增强阶段,股市大概率仍会有不错的表现,债市短期回暖而中长期作为弱势资产的地位大概率不会有显著改变,因此下行空间有限。
此外,不能忽视四季度资金面波动率加大的可能,年底前对一季度开门红预期的逐步强化和随着政策对打破通缩诉求的抬升,价格因素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对债市未来的运行轨迹需保持警惕。
债券ETF规模再创新高
上周,A股延续了此前的调整态势,特别是热度较高的双创板块。然而,就股债跷跷板效应来看,资金分流债市避险的动作并不明显,反而有不少资金继续逃离债市,债基出现大额赎回的并不少见。
例如,中银证券鸿瑞债券A、C,浦银安盛普丰A,中银证券鸿安A、C等基金在上周出现大额赎回,基金管理人已经对相应份额进行净值精度调整。从过往几周的情况来看,债基的大额赎回一直没有停歇,且从许多公告的情况来看,有些业绩尚可的产品也在发生大额赎回。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强,上证指数接连突破多个整数关口,在4000点附近震荡运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券市场进入下半年后,空头情绪更占上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四季度以来始终在1.8%上方高位运行。
在这一背景下,债基市场出现明显的流动性波动,赎回潮贯穿三季度并延续至四季度。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债券基金净赎回份额超过5590亿份,成为当季“失血”最严重的基金品类。在已有数据的7300余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产品中,近六成遭遇净赎回。
有分析指出,当前债券市场情绪较为纠结,风险偏好抬升利率中枢的趋势确认,未来赎回压力、政策变动、债市流动性下行等因素使得投资者情绪持续谨慎。不过,债券ETF市场却在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11月14日),53只债券ETF最新规模达7062.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海富通基金表示,此前参与债券ETF做市的机构较少,资金规模也不大。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以来,众多做市商、券商自营纷纷参与债券ETF做市,大幅提升了流动性。流动性的改善推动市场形成“滚雪球”效应,规模提升带动流动性增强,流动性增强吸引更多资金入场,形成良性正向循环。


说明:上周各类型债券基金头部业绩产品统计,来源:Wind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