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也是批发价”“又便宜又好吃”……宁波街头的繁华地段涌现众多零食连锁店。
记者了解到,目前,以好想来、赵一鸣等品牌为主的零食量贩品牌已在宁波迅速铺开。
零食量贩店内顾客正在排队买单。
量贩式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近年来,众多零食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无论店名还是装潢、产品,这些零食店都极为相似——硕大的“零食”二字,被镶嵌在红色或黄色的门头上,尤为醒目;在明亮灯光和亮色货架的映衬下,店铺与传统小卖部、小超市显得泾渭分明。
5月23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鼓楼附近的赵一鸣零食。周五傍晚时分是客流高峰期。
“我们在宁波已有200多家门店,这家店是去年7月开业的,面积约190平方米,也是宁波比较早期的一批门点。”店长张佳明告诉记者。
而与这家赵一鸣零食店隔街而望的是另一家零食量贩品牌“好想来”的门店,同样醒目的红色门头、明快的装修风格,使得这两家零食店成为这个繁华路口的“显眼包”。
“我们店去年10月开业,店面160平方米左右。年轻女性、青少年是主要消费群体,但也有不少住在附近小区的老年客群。”好想来鼓楼店老板范时龙告诉记者。
类似的零食店正在宁波街头频频刷屏。记者通过百度地图、美团等应用软件搜索发现,零食量贩店在宁波已有数百家。
《2023中国零食量贩行业蓝皮书》显示,中国零食量贩品牌门店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9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407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约1400亿元。
低价是零食量贩店的“杀手锏”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多位市民表示,这些零食店类似“拼多多”线下版,最大的卖点在于“低价走量”模式,相比网购更能实现即时满足。
事实上,零食量贩店之所以能带来更低的终端价格,关键在于供应链。在多个零食量贩店品牌的招商介绍里都曾提及“品牌直接与供应商进行合作”,价格因此更加亲民。
“以好想来为例,公司有自己的配货仓,货品都是厂家直供的,由总部统一调配,每1-2天就会来补一次货。”范时龙向记者透露。
实际上,对于宁波消费者而言,零食量贩这一模式并不陌生,此前一度很火的老婆大人就是这一模式。不过,记者注意到,最近火起来的这些零食品牌普遍不需要充卡,这在社交平台上广受认同。
在赵一鸣零食店,收银台一直处于排队付款的状态,正在等待结账的“00后”罗女士是一位重度零食爱好者。
她表示,相较于网购而言,零食店立等可取,还能挑一挑新鲜的日期。“这里基本都是小包装,数百种商品可以慢慢挑选,散装的还可以单件购买尝鲜,价格也不贵,50元、60元能买一大袋。”
宁波商务局有关人士认为,在面对产品和经营模式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零食量贩店除了增强品牌个性、识别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还需注重社区营销策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消费者行为,优化库存管理、产品推荐系统等。
来源宁波晚报 记者 史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