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公司,作为美国的知名智库,虽然在国内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其影响力不可小觑。自1948年成立以来,兰德公司起初是为美国空军提供支持,随后发展成为一个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综合研究机构。该公司发布的报告,通常以其数据详实、分析深刻而著称。最近,他们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报告,标题为“中国空军新打法,让美空军难以招架,战机根本无法起飞”。这份报告的标题虽然听上去略带夸张,但细看之下,仍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中国空军究竟有何新招,能让美军的战机连起飞的机会都没?
这份报告由罗杰·克利夫(Roger Cliff)主笔,他是专门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专家。在报告中,克利夫详细分析了中国空军现代化的步伐,指出中国空军已不再是当初只能守住国门的“土包子”,而是逐渐发展成在亚太地区对美国构成巨大威胁的空中强者。报告的核心内容,围绕几个重要领域:隐身战机的崛起、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电子战与网络战的广泛运用,以及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的实施。这些新策略的结合,给美国空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隐身战机:歼-20领衔,第六代战机在路上
首先谈到隐身战机,它在现代空战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美国的F-22和F-35被认为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但中国并未甘于落后,推出了歼-20战机,且还在研发即将服役的歼-35。报告指出,歼-20已经不再是试验机,而是进入批量生产,当前数量已超过200架,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尽管其隐身性能与F-22相比略有差距,但足以让美国雷达难以发现,这意味着在空战中,它能给美军战机带来不小的困扰。
更令人关注的是,中国并没有止步于此。报告提到,中国正在积极研发第六代战机,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亮相。新一代战机不仅会拥有更强的隐身能力,可能还会加入人工智能、高超音速等新技术。考虑到F-22已经服役超过20年,F-35虽然相对较新,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而中国的空军却正在加速赶超,甚至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这让美国空军倍感压力。
远程打击:轰-6K加东风导弹,覆盖亚太
接下来是远程打击能力,报告中提到的轰-6K轰炸机,是中国空军在这方面的一大亮点。通过改进发动机和换装新型导弹,轰-6K具备了强大的作战能力,能够发射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CJ-10巡航导弹,这足以覆盖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目标。尤其是美国在亚太的关岛和冲绳等前沿基地,都在其射程范围内。
除了轰-6K,中国还在开发空射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发射速度极快,且突防能力强,能够对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构成巨大威胁。像东风-26导弹,其射程可达4000公里,具备摧毁航母或军事基地的能力。对于美军而言,这种远程打击能力意味着,在战机起飞之前,敌方基地可能就已经成为废墟。
电子战与网络战:让美军指挥系统“盲眼”
中国空军的新战法中,电子战和网络战成为了最具隐蔽性和战略性的一环。报告指出,中国空军装备了大量电子战飞机和无人机,如歼-16D,能够有效干扰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掌控至关重要,一旦雷达系统失灵或通信中断,即使是最先进的战机也只能沦为“盲眼”。
2024年的一次演习中,歼-16D成功压制了模拟敌方的雷达,使对方完全失去视野,给己方战机创造了完美的攻击机会。此外,中国空军还在加速发展无人机群,部分无人机专门执行电子干扰任务,其他则用于侦察,与有人机协同作战,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网络战方面,中国正在构建一个攻防兼备的网络体系,既能保护自己免受黑客攻击,又能瘫痪敌方的指挥网络。这种“软杀伤”的手段,让美国空军不得不严阵以待。
A2/AD战略:让美军进不来,起不飞
最令美国感到头疼的,还是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报告中指出,核心目的就是不让美国军队靠近中国的边界,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通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防空系统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防御体系,使得美国空军想在第一岛链附近进行军事行动,必须先越过这一道“火力墙”。
例如,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射程远、精度高,可以直接攻击航母或军事基地。而像S-400、HQ-9这样的先进防空系统,具备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强大的拦截能力,试图进入中国防空圈的美国战机,无异于自寻死路。此外,中国还在部署高超音速导弹,如东风-17,其速度高达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