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美股一天蒸发了5.5万亿人民币,越是跟科技搭边的跌的越狠。
这不是某个CEO跳票的后果,也不是AI泡沫破裂,而是特朗普一句“准备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强硬表态,把整个市场吓得不轻。
而就在市场还没恢复平静的时候,贝森特主动服软,还给出建议,“我们取消对你们的关税,你们能不能也别对我们的稀土出口设限?”
市场反应不是偶然,是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本能反应
股市不是听谁喊口号的地方,它信的是市场反应,这次特朗普放出“100%关税”的狠话,市场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恐慌。
不是因为这话多吓人,而是因为它可能会变成真的,企业怕成本失控,投资人怕供应链断裂,消费者怕东西涨价,大家都怕了,于是一起往外撤。
这次跌得最惨的是科技公司,这些企业的供应链离不开中国,零部件、原材料、生产环节都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真搞起全面加税,成本直线上升,利润自然缩水,所以,投资者才一刻不等,赶紧抛售。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玩关税牌,早在几年前贸易摩擦最激烈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尝过“反噬”的滋味,但没长记性,特朗普这次再喊100%,是在重走老路,市场怕的不是关税本身,而是政策反复,前景不明。
财长喊话背后,是对中国稀土的“硬需求”
贝森特服软,说白了就是在传达一个信号,美国不行了, 给中国低个头,换取稀土不限制,这种“交换式”语言,虽然看起来像是谈判姿态,实则透露出一种急迫感。
美国军工、科技,是中国稀土采购大户,而这些稀土的提炼和加工,美国是门外汉,矿石可能有,但提纯这一整套能力差得远,这些年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说到底,还没找到靠谱的替代方案。
这也让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有了不小的底气,中国没有喊口号,也没搞大动作,而提高稀土门槛,这种做法既稳又准,既不激化矛盾,又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中国的公告来得不急不躁,但分量很足,一鼓励提高门槛,立下规矩,其实也算是一种“温和反制”,没有直接点名美国,却让对中国依赖最大的国家立马感受到了压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做法很丝滑,很多国家虽然也用稀土,但也知道这不是中国无奈之下的行为,中国给了路径,谁本本分分做事谁就能拿货,谁想搞小动作,就别指望顺利通关。
美国内部分歧明显,政策拉锯暴露焦虑
这次事件还有个有趣的点,就是特朗普和贝森特说的话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一个要加税,一个要缓和,前后脚发声,信息却完全对不上,这也反映出美国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并不统一。
特朗普是总统,说话自然要有冲击力,要吸引眼球,但贝森特是管钱的,要管经济,要稳市场,他的立场自然更务实,这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方式,看似是策略,其实更像是各说各话。
而且,美国现在临近中期选举,农业州的选民担心中国反制会影响农产品出口,制造业也担心成本飞涨,这些压力都传导到政府层面,让政策更难统一。
所以,贝森特的“喊话”背后,更多是为了缓解内部压力,而不是纯粹对外施压,他知道,如果不主动找个台阶下,后面可能连谈判的机会都没了。
全球观望,美方孤掌难鸣
美国拉人合伙对付中国,但效果不佳,盟友都知道中美惹不起,表面上看都在强调合作,但在稀土问题上,没有国家愿意真正站出来对中国指指点点,原因也很简单,谁也不想在关键资源上和中国撕破脸。
各国都清楚,中国虽然矿不多,但却进加工技术独一无二,这种能力中国耕耘了至少20年,现在中国收紧政策,不是封锁,而是更有选择地对外输出,这种“筛选式”出口,谁敢公开反对?
而且,国际产业链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不少国家和企业开始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转而加强和亚洲、拉美的联系,这种趋势虽然不是突然形成的,但在这次事件之后,可能会加快速度。
稀土不是武器,是杠杆
很多人把稀土看作战略武器,其实更像是一种杠杆,中国并没有用它来打击谁,而是用它来平衡关系,在面对外部施压时,中国并没有选择简单对抗,而是通过制度化、规则化的方式管理出口,让政策更透明,同时也更可控。
这种做法比起直接封锁更高明,它给对方留了余地,政策不是说封就封,而是看用途、审背景、讲合规,这种方式让那些真正用稀土搞实事的国家不会被误伤,而那些想搞小动作的,也会有所顾忌。
而美国现在的难处就在于,它没有技术积累,即便现在马上开始建立自己的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到精炼再到成品,至少也要好几年,这中间的过渡期怎么撑,是美国绕不开的问题。
回到现实,谁都别想一口气吃掉对方
这场“稀土换关税”的风波,最终会怎么收场,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美之间摩擦,稀土只是起点,越往后,摩擦越严重。
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真实的反应,政治口号再响,挡不住资本的流动,美国想继续加压,风险并不小;中国想维持稳定,也不是一味退让,双方其实都明白,长期来看,合作比对抗更划算。
在全球高度融合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政策变动,很容易连锁反应波及全球,尤其是像稀土这种战略资源,更像是产业链中的关键螺丝,少了还真不行。
眼下中美对抗热度升高,但不论最后是握手言和,还是继续拉锯,有一点已经很明确:靠“喊话”解决不了问题,靠“脱钩”也走不通。
中国选择的是稳中有进,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回避问题,美国则需要更现实地看待与中国的关系,不能一边喊着合作,一边搞封锁。
未来谁能赢,不在于谁喊得响,而在于谁能稳得住,政策要讲逻辑,市场要讲信心,资源要讲规则,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得回到理性和现实上,稀土不是谁的筹码,而是这个世界该认真对待的共识。
信息来源:美财长释放缓和信号,双方工作层保持沟通,中方就关税战重申“打与谈”立场——环球网2025-10-15 06:47